董卓早年声名远播,为何入京后成了天下公敌,诸侯都要讨伐他?

2020-10-21 09:42:46 作者: 董卓早年声名

说起董卓,大家都很熟悉,他是东汉末年的军阀和权臣,拥有着强大的实力和权势。在东汉末年这段历史上,董卓无疑是“出色”人物之一,不过后世对他的评价都是不好的,他是一个会玩弄权术、会带兵打战的人,然而权利和名利的诱惑让他一步步走向深渊。

一、专政陇西,成为豪强

董卓刚开始并不是一个心怀大志的人,他所有权利的获得都有着必然性,从小出生在富人家里,接触到的事物比普通老百姓要多很多,富裕的家庭环境让他自小就有了一种霸气任性的性格。因为董卓家与羌人离得比较近,他经常会去各地去玩,尤其是羌人的部落,与部落的首领以及拥有权势的人玩得比较好。因为体型的庞大以及霸气的脸庞,很多人看到他都绕道而行,而部落首领们都很畏惧他,因此都归顺于他,也有一些不满他性格的首领不愿意归顺,然而董卓却用各种手段让人服他。

(董卓)少好侠,尝游羌中,尽与诸豪帅相结。后归耕于野,而豪帅有来从之者,(董)卓与俱还,杀耕牛与相宴乐。诸豪帅感其意,归相敛,得杂畜千余头以赠卓。——陈志《董卓传》

为了拉拢更多的人,董卓经常请地方豪强们吃饭,在一起高谈论阔,时间久了,他的野心逐渐显露,为了扩充自己的实力,他经常提拔失意人士,救济贫困之人,让更多的人心甘情愿的跟着他,因此他也成为了当地百姓口中的豪爽游侠,迅速树立起了自己的威望与名声。董卓曾任州兵马掾的职位,专门负责边塞的地方,防止有人心怀不轨。因为尝到了当官的快感与好处,董卓认为自己不应该只局限于当地,他有更多的事情要去做,他认为自己的职位并不限于一个小小的兵马掾,他也不甘心就做一个当地的豪强,他想得到的东西更多。东汉朝廷因为边塞问题焦头烂额,急需派一个有实力的人去镇压,董卓的声望在当地最响,得到了朝廷的青睐,为他日后在政治上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乱世崛起,扩充实力

永康元年,董卓从统管羽林军的羽林郎提拔成为军司马,大力镇压羌人,取得了很好的战绩,受到了上级的重用,在之后的战役中,董卓极力表现自己,成为大红人,一路直上成为太守。虽然在之后的一次意外中被贬回之前的陇西,他的野心并没有被浇灭。终于在中平元年(184年)的冬季,董卓逮到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带领士兵以劣势击败韩遂、边章,这一战役不仅让董卓一下子重新回到当时的局势中,而且也为之后称霸提供了基础,至此董卓被封为台乡候。

士卒大小相狎弥久,恋臣畜养之恩,为臣奋一旦之命,乞将之北州,效力边垂。——董卓

董卓的势力一路扩张,让东汉的朝廷受到了极大的威胁,于是朝廷决定采取措施削弱董卓的权利,然而久经沙场的他并不傻,他直接拒绝了汉灵帝的要求(出任没有实权的少府),随后他也没有等待朝廷的责罚与安排,采取以静制动的方法立刻带兵去往河东。入驻河东的董卓并没有闲着,而是将整个陇西掌控在自己的手中,董卓成为手握重兵的一方豪强,实力越来越强,羽翼也越来越丰满,实力的雄厚让他有足够的自信将手慢慢伸向朝廷中的政事。

三、倒行逆施,残暴不仁

中平六年,汉灵帝驾崩,年幼的刘辩继位,这为董卓提供了一个好的机会,董卓为了自己的利益,掌控了刘辩,控制了整个朝廷。众文武百官敢怒却不敢言,其中有几个正义之士反对董卓,却都被他铲除。为了进一步扩充自己的实力,董卓倒行逆施,竟然决定废了刘辩,重新立刘协为新皇帝,也就是史上的汉献帝。

天降丧乱,皇纲失叙,逆臣乘衅,劫夺国柄,始於董卓,终於曹操,穷凶极恶,以覆四海,至令九州幅裂,普天无统,民神痛怨,靡所戾止。——孙权

汉献帝拥有皇帝之名,却没有实权,只不过是董卓的傀儡罢了,除此之外,他胁迫汉献帝迁都长安,将自己封为三公之一,成为三公之首,他忽视礼法制度,在自己的封地加固墙体,命令经过的大臣们都要来拜见他。日益膨胀的董卓凭借自己的势力到处作威作福,就连底下的士兵都目空一切,忽视条例制度,四处烧杀抢劫。因为董卓的行为让东汉动荡不安,人心惶惶,矛盾也越来越多,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董卓竟然废除了之前的五铢钱,改用小钱,导致通货膨胀,致使百姓们怨声载道。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