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的穷兵黩武,让整个蜀国疲惫不堪,国内民生凋敝。蜀国人民需要休养生息,需要发展生产;蜀国官员需要安定团结;蜀国将领需要卸甲归田。
诸葛亮
诸葛亮去世后,主和派的蒋琬和费祎上台执政,蜀国的战略也开始发生改变,由对外进攻改为战略防御。从朝堂到民间,蜀国上下形成一种默契,那就是休战。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蜀汉国力有所增强,姜维也逐渐成长起来,成了蜀汉的一号大臣。姜维可以算是诸葛亮的关门弟子,对诸葛亮忠心耿耿。
上台后的姜维,继承了诸葛亮的意志,开始枕戈待旦,挥师北伐。
姜维
姜维的北伐,前前后后一共进行了十一次,整体上处于下。他的北伐,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是姜维与宦官黄皓发生矛盾,黄皓一直想找机会剥夺姜维的军权,姜维想保住兵权就只能北伐。外因是,蜀汉不进攻魏国,魏国将会进攻蜀国。
多次对魏国用兵,全部徒劳无功。经过几次折腾,蜀汉国力透支严重。终于,魏国越来越强,等到公元263年,魏国开始伐蜀。
魏国兵分三路,邓艾率领的先头部队偷渡阴平小道。后主刘禅,开城投降。
姜维
刘禅的投降是明智的,可以说皆大欢喜。蜀国人民早就疲惫不堪;朝廷的益州派一直受排挤,甚至期待魏国快点灭蜀。蜀汉的高层没有调整好与益州当地士族的关系,是蜀汉最先灭亡的根本原因。在当地士族眼里,刘家是外来政权。
刘禅
接到刘禅投降诏书的姜维,仰天长叹,却又无力扭转乾坤,只得向钟会投降。
投降后的姜维准备曲线救国,拉拢钟会,两人一起密谋占山为王。但事情泄露,姜维连同钟会全部被杀。蜀国的最后一线希望,随着姜维的遇害而破灭。身为蜀汉高级将领,姜维尽到自己的责任。
刘禅
投降后的刘禅,反而自在,深处魏国,乐不思蜀,最后安享晚年。
国与国之间兼并战争的胜负,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上,蜀国从立国起固然有雄心壮志,然而不管是诸葛亮还是姜维,都无法改变蜀国弱小的既成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