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为何那么火,这一年的大明到底发生了什么?

2020-10-25 00:52:33 作者: 《万历十五年

前几年,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大火。剧目中的高育良、侯亮平、祁同伟等角色也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在电视剧大结局阶段背后黑手高育良的浮出水面更是堪称该剧的点睛之笔。

在这部电视剧为人称道的同时,剧末中一本书也被反复提及,这本书就是《万历十五年》。在剧中,正是因《万历十五年》这本明史书籍,高小凤与高育良“结缘”,最终高育良也走上了歧途。

而也正是得益于在这部电视剧的热播,《万历十五年》才真正的进入了大众视野。为此,许多人纷纷解囊,试图从中窥见一斑。然而,不得不说的是事实上在《人民的名义》之前这本书也常年占据了各大网站历史类书籍的销售前列。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会如此之火呢,它有何独特之处?万历十五年这一年的大明王朝又经历了什么呢?

《万历十五年》的作者是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它原本只是黄仁宇先生用来作为大学教材的一本教科书,甚至一开始这本书只有英语版本,直到后来这本书传播开来才有了汉语版。

在这本书中,黄仁宇将万历十五年(1587年)这个为众多历史学家忽视的时间节点,当做他的“大历史观”的依托点一步步的展开,从而论证了自己的观点——中国以道德为法律,将道德、形式、四书五经凌驾于其他之上的做法,在历史周期律各种积弊的累积之下,王朝是难以避免灭亡的。而要道德还是法制,其实已经一目了然。

作者仅仅用7章6个历史代表人物的命运以及他们的挣扎,便将构成封建王朝统治基础的各个阶层彰显无疑。这6个人物,是万历皇帝,是首辅申时行、张居正,诤臣海瑞,武将戚继光,哲学家李贽。

当历史来到万历十五年(1587年),表明上的大明风平浪静。但在这份风平浪静的背后,大明实则隐忧重重。

首先,我们要从万历皇帝讲起。万历皇帝朱翊钧,明王朝的第十三位皇帝,隆庆六年隆庆帝去世,年仅10岁的他荣登大宝。而原本的内阁次辅张居正,则利用秉笔太监冯保与先帝托孤的内阁首辅高拱之间的矛盾,成功取而代之。

有了太后、冯保支持的内阁首辅,张居正的权利无限扩大。而10岁的万历帝则因年龄因素并不能亲政,于是张居正又成为了万历帝的帝师。

作为皇帝,万历帝从小便接受的是帝王之术教育,要让自己做一个好皇帝;可此时的他也毕竟还是个10岁的孩子。而在张居正的教诲下,他十分听话进步斐然,但是这种进步的结果是他被要求放弃了自己喜欢的书法课,是自己举办夜宴后被太后严词批评甚至不惜恐吓要废黜他的言语。

他是皇帝,他有成为明君之心,但他并不自由,甚至可以说是压抑的。而这种表现无疑是矛盾的,因为在封建王朝的权利结构中,皇帝是唯我独尊的,是不容挑战的。

但无奈的是,在大明王朝废除丞相制度,内阁制度逐渐确立之后,内阁大学士进一步替代了丞相的职责,内阁首辅的地位毋庸置疑是极高的。而内阁首辅张居正在万历帝在位的前十年,也确实做到了权倾朝野,甚至就连张居正父亲去世按照规制需要丁忧三年,都要因为“国家需要”而被破例挽留。

事实上,当时的文官们“有意无意”的曾经试图撼动张居正,对张居正不交出权利回家丁忧颇为不满因此还上书弹劾,但万历帝却并未采纳。

这是万历帝对自我认识的结果,同时也是长期被豢养下、毫无决断的结果。而这种被安排的命运,直到万历十年58岁的张居正去世才被摆脱。就在张居正去世之后,文官集团中有着先见之明的大臣们,很轻松的便看出了我们这位年轻的皇帝想要摆脱张居正烙印的想法。

弹劾、上书,很快便应声而至,而张居正这位试图去缓和明王朝各个阶级矛盾,并且取得了切实效果却得罪了文官集团的大臣,终于被开棺戮尸。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