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天才特工李孚:在大军孤城之间来去自如,曹操也奈何不了他

2020-10-26 20:54:06 作者: 三国天才特工

在三国时期,有很多在古人看来并不重要,仅有一些微末小技,但是在今人看来非常酷炫的人物。这些人物在《三国志》的正文中可能没有记载,或者比较稀少和离散,但是南朝宋史学家裴松之引注的内容还是相当丰富。下面小编要介绍的一个人物——李孚,堪称汉末三国时期的天才特工,在曹操的大军和被围攻的邺城中出入自如,曹操也奈何不了他。最后李孚也凭借自己的才能得到曹操的青睐。

李孚的早期经历

李孚在《三国志·魏书·贾逵传》后引注的《魏略》中有完整传记,因为在《魏略》中贾逵、李孚、杨沛三人合列一传,所以裴松之就把李孚、杨沛二人的传记列在《贾逵传》后面。李孚原本应该叫做冯孚,不知道为什么改姓李,他是冀州矩鹿郡人,在东汉的河北地区。

东汉在兴平年间发生了一次巨大的饥荒,在兴平元年(即公元194年)先发生蝗灾又发生旱灾,关中一带,也就是东汉朝廷的京畿地区"人相食啖,白骨委积";在次年兴平二年(即公元195年)仍然是旱灾。关中地区是重灾区,其他地区也受到饥荒的影响。根据《魏书》中的记载,在建安元年(即公元196年)曹操在许都屯田的时候,"袁绍之在河北,军人仰食桑椹。袁术在江、淮,取给蒲蠃。"虽然《魏书》的评价不高,可能有主观色彩,但袁绍、袁术等人应该还是受到这次饥荒的影响。

李孚所在的巨鹿郡就在袁绍所统治的冀州,也发生了饥荒。李孚当时为冀州官学的学生,种植薤菜防备饥荒。有人管李孚索要薤菜,李孚果断拒绝;李孚自己也不食用这些薤菜。因此当时的人评价李孚能"行意",意思是意志坚定。李孚就因为这种比较另类的事件出名。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一个人有了名望,基本上可以说是摸到了仕进的大门。果然李孚成为郡吏,在建安七年(即公元202年),袁绍呕血而死,袁尚继承袁绍的位置统领冀州。李孚成为袁尚的主簿,相当于袁尚的秘书,非常亲信的关系。袁尚和兄长袁谭为争夺冀州而刀兵相向,袁谭进攻冀州失败,袁尚反过来进攻袁谭,李孚随军同行。袁谭为了自保与曹操联合,曹操抓住袁尚出兵,邺城空虚的时候袭击邺城。

李孚的天才表现

曹操将邺城围困起来,邺城是袁尚的大本营,袁尚当然不敢继续进攻袁谭,率领军队回救邺城。在没有回到邺城的时候,袁尚希望能够得到邺城内部的消息,并且争取与邺城守将,也就是袁尚的别驾从事审配确定内外交通、夹击曹操的计划。袁尚与李孚商议,该由谁来执行这个任务。

李孚认为派一个没有能力的人,恐怕很难完成目标。于是李孚请求由自己来执行这个任务。袁尚问李孚需要哪些准备工作,李孚认为邺城的围兵十分严密,大部队根本无法突破曹操军队的封锁,还容易被发现。所以李孚只是选了三个人,让他们准备粮食快马,唯独不携带兵器。

半道上李孚令随从准备三十枚刑杖,自己带上武吏所带的平上帻,带着三个随从趁夜到邺城城下。邺城被包围得水泄不通,李孚手中的力量不够,所以只能智取。李孚自称为军中的都督,先到曹操军队的北围,沿着军队标表一直向东,又从东围到南围。在一路上呵斥责骂围城的将士,对他们进行轻重不一的责罚。李孚故意经过曹操军营前,一直向南行进,最后再往西拐,就是邺城的正南方的章门。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