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前期被德军暴打,苏军依旧坚持拼命,除了督战队,还有啥动力

2020-10-28 00:51:41 作者: 二战前期被德

1942年12月,斯大林格勒的一处断壁残垣里。

披着棕色斗篷的苏联神射手瓦西里·扎伊采夫正透过莫辛纳甘M91-30的PU型瞄准镜观察着窗外的情况。

政委达尼洛夫倚靠着墙壁,告诉瓦西里,自己要帮他做最后一件事。说罢,达尼洛夫便将头露到了窗边。

瓦西里正要阻止之时,远方传来一声枪响,达尼洛夫应声倒地。一颗高速飞转的子弹迎面而来正中了达尼洛夫的眉心。

图注:《兵临城下》剧照

藏在飞机铁皮之下的德军王牌狙击手康尼少校透过瞄准镜观察了一会儿后,确信自己击杀了苏联英雄瓦西里,缓缓走出了掩体。

这时,瓦西里扣动了扳机,康尼被一枪击毙。

以上的片段是经典战争片《兵临城下》中的一个情节。像瓦西里一样的战争英雄,苏联还有很多。他们有的有名,有的无名,都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据统计,整个二战期间,苏联共有2660万人丧生,其中士兵八百余万人,伤亡人数高居参战国第一。

在付出了惨重伤亡的代价下,苏联军民打出了列宁格勒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等漂亮的战役,重创了锐不可当的的德军,一转二战战局,为二战反法西斯同盟的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

图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图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为何苏军战斗意志如此顽强,能够和装备精良的德军抗衡如此之久,最终获得胜利呢?

这时,一部分人应该会想到苏军背后督战队冰冷的枪口。

骇人听闻的“督战队”‍

在许多描绘苏军的文艺作品中,或多或少都会有督战队的身影。像《兵临城下》中,督战队就用黑压压的枪口守着苏军战士的退路,二战策略游戏名作《英雄连2勇气传说》中,苏军督战队更是让人毛骨悚然,靠着逼迫士兵赢得战役胜利。

事实上,苏军督战队也确确实实存在过。

苏德战争刚爆发不久后,苏军便被德军大败,一路溃逃。1941年8月16日,忍无可忍的斯大林为了扭转这种局面,下达了大本营第270条命令:

“凡在战斗中撕下肩章和投降者即为最可恶的逃兵,其家庭成员因其违背军人誓词、背叛祖国应予逮捕。此类逃兵应就地枪决。凡陷入包围者应战斗到底,冲出重围回到我方。凡宁愿屈膝投降者,应以一切手段予以消灭。对投降的红军战士的家属,应剥夺其享受的国家补贴和救济。”

1942年,德军进攻斯大林格勒。斯大林为了守住这一战略要地,立马又下达了国防人民委员会第227号命令,要求各集团军组建自己的督战队,放在自己队伍的后方,就地枪毙惊慌失措者和逃兵。

图注:苏联督战队

更有甚者,某步兵师因为逃亡人数过多而被执行了“十一抽杀令”,每十个人里枪决一名士兵。

光是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军督战队就处决了13500多名士兵,整个二战期间更是达到了骇人听闻的15,7万人。

在这种强大的威慑力之下,苏军士兵自然作战之时格外拼命。

当然,督战队的存在之时苏军勇猛的一个因素而已。除此之外,苏军打仗格外拼命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苏军中各民族对法西斯侵略者的痛恨。

同仇敌忾的苏联人民‍

德国入侵苏联之后,一路攻城略地,导致沿途生灵涂炭、许多家庭家破人亡。

因此,苏联境内的被俄罗斯人征服的雅库特人、格鲁吉亚人、亚美尼亚人和乌克兰人等都对德军及其仆从国军队充满了深深的怨恨。

同时,一直奉行反犹政策的苏联政府也抛弃了过去的政策,开始动员起了境内的犹太人,组建了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大量犹太人怀着对德国人的恐惧和怨恨投入了战场。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