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375万考生中仅一人能中进士,清朝科举难度有多大?相比于考清华北大如何?

2020-10-28 23:17:52 作者: 每375万考

中国历史上古代封建社会时期,每个君王都要考虑江山社稷的延续问题,这就要涉及到人才选拔,如何从万千黎民中选拔出最优秀的人才,这是每一代君王都考虑的事,秦朝时期主要延袭了周朝的分封制和世倾世袭制,意味着只要有一人当上管,那么他的世世代代都将是官,战场杀敌是平民百姓当官的唯一希望。

刘邦的汉朝开启后,朝廷选拔人才出现了新的制度,即“擦举止”和“征辟制”,各级地方官员通过观察选举出德才兼备的人向上举荐,由地方和州里的人成为秀才,各级郡县举荐的人成为孝廉。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新的门阀制,相当于周朝的世倾世袭制,同样是贵族官员世袭并垄断制度。

到了隋朝杨坚开创了“科举制”,该制度在唐朝时期被彻底完善,从此打开了平民通过读书学习走入官场仕途的道路,并一直延续到唐朝,使得很多家境贫寒的有才之人得以有直上云霄的机会,但这也并非易事,科举考试一共分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考上的人分别获得:秀才——举人——贡士——进士的称号,这就是古代的“高考”。

清朝时期“高考”考中秀才难度有多大?

所谓秀才,即为才之秀者,即学习成绩优秀之人,考中秀才是很难的事情,一共要分为三次考试:第一场县考,第二场府考,第三场到省里面提督学政去考,就是人们常说的“小三元”,一般根据考生的考试成绩和资历划分,秀才分为三等,必须是考中一二等的才能被称为秀才,按清朝的规定是三年两考,每次只有45人能够考上,差不多就是一年一个省有30个人能考中,细分下来也就是一个县5个人有机会能考上,这些人都是万里挑一的学霸人才。

然而,即使是考中秀才,也没有俸禄和社会地位,他们仍然要自食其力才能生存,于是,清朝时期就有了”穷秀才“这一称号。不过,他们还是有一些特权的,比如见到县令无需下跪,也无需称他们为大老爷,而且犯了罪也不会被挨板子,只能由县级以上官员才可以打,被动刑时要省里批准革去秀才名才可以,另外他们不出徭役,房子也可以比普通人家高许多。

清朝”高考“考中举人有多难呢?

只有考中秀才的人才有考举人的考试资格,考举人就是乡试,每年秋天八月举行,因此乡试又被赋予了“秋闱”之称,每年的举人名额是有限的,省份较大的100个名额,中等的70或者80个名额,较小的只有50个名额,不能随便增加或者减少,根据不完全统计在清朝200多年的历史中,一共产生了10万多位举人,平均全国每三年考中1000人,即每年300多人。

按照现在清华和北大的招生数量算下来,考中举人相当于现在清华北大录取率的1/20,就是比现在考清华北大难度还要大上许多。所以,考中举人是有相当的含金量的,考中举人就能被称为老爷,拥有做官的资格,享受政府给的俸禄和津贴,拥有一些特权,举人可以出任县令等职务,在《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就是典型的反应了在古代举人地位之重要性。举人就算没有走入官场仕途,他们也是和县太爷平起平坐的。

在清朝考中进士又有多难呢?

前面说晚了在清朝科举考中举人和秀才的难度,那么,在清朝时期考中等级最高的进士,又有多难呢?进士考试在朝廷礼部考,共三年一次,第二年春天发榜,中榜者即为”贡士“,一般没有意外的话,参考的贡士一般都会是进士,中了进士仅需参加最后一轮殿试即可,主要是为了分辨实力高下,一甲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并赐予称号进士及第,二甲封号进士出身,三甲封号同进士出身,考取的难度,可以简单概括出来。

在科举制度诞生至今,平均算下来,每年每375万考生中仅一人能中进士,难度可想而知,宋朝时期,考取进士后即可马上授予官职,清朝就有明确规定了,状元一般直接授予翰林院编撰,开始就是从六品官员,榜眼探花同为翰林院修编,是正七品官员,其他二甲和三甲开始没有官职,而是去朝廷六部实习一段时间后给予官职,一般实习期两年,两年后考核再授予官职。如果是你,在清朝时期你能考上进士吗?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