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生为名将之后,自然是从小看了不少兵书,长大了觉的自己非常牛X,天下没人能够与之相比,就是与自己的父亲谈论兵家之道,也经常胜之。但其父亲却并不看好他,认为将来赵国不用他则已,如果重用,那么赵国必将亡于他手。知子莫若父,还真让他父亲说中了。
话说建国之路千万条,亡国之路就一条,那就是遇到了昏君。当时的赵孝成王还真是昏的厉害,廉颇在上党郡(今山西长治)与秦军苦战三年,眼看就要把秦军给拖跨了,结果秦军派间谍给赵王书信一封,说秦国最怕的不是廉颇,而是赵括,廉颇三年都不敢出来应战,战斗力是真的不咋地。就这么一忽悠赵王竟然信了,马上撤下廉颇换上赵括。赵王跟赵括更像是一丘之貉,两人臭味相投,看不清形势,看不出此时的防守才是最好的进攻。面对强敌就要耐心等待最佳的战略反攻时机,不能贸然主动出击。抗日战争就是最好的例子,面对精锐的日军的我们并没有与其正面硬碰硬,而是打持久战、消耗战,等时机成熟了主动出击,最后赢得胜利。
长平之战遗址
更让人抓狂的是,赵王宁愿相信秦国间谍的话也不信赵括母亲的肺腑之言。《史记·蔺相如列传》中赵母所言“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父子异志,愿王勿遣。”
大概意思就是说赵括完全不像他父亲那样,不是带兵打仗的料,建议赵王不要让他当将军。但赵王就是不听,不但让赵括当了将军,而且还派四十万大军任由其挥霍。赵括可是带着全村人的希望去的,也决心让全村人刮目相待,但带兵打仗并不是用嘴打的,虽然成天嘴上一套一套的,实际打起来,不打则已,一打就败。这一败不仅让赵国名存实亡,更可惜的是白白损失了四十万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