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学达 | 泸西钱局街探秘

2020-10-30 07:13:42 作者: 詹学达 |

乾隆帝将纳亲的建议下发给云南地方,询问可否按建议实行。云南总督庆复认为无法办到,只好再次提出请求:一是减铸,从原来的94炉减为55炉,每年铸钱201640串;二是改变运输方式,请求于广西府至板蚌一线,设马站7站,车站5站,由官府自行运输钱文。如此安排的原因在于云南牛马少,且脚户畏惧广南府的烟瘴,雇募百姓运输之法已无法实行。惟有官府设立台站自行购买牛马方可运输;最后为了避免涨水和烟瘴问题,请求把原来每年三月发运改为每年十二月初一发运。

户部经过核算发现,在云南铸造制钱,再运到京师,每串成本为0.991两,而京师的宝泉、宝源二局的铸造成本为每串0.946两;另外广西府每年运京钱文共重258万余斤,而相应的铜材只有170万余斤,相对而言运铜比较容易。基于以上两项原因,清廷决定广西府在铸造完本年钱文后,于乾隆五年(1740年)停止铸解京钱。

经过一番波折,乾隆五年三月二十九日,广西府正式停炉,官府将94名炉头,1880名工匠遣散回籍。根据远近,每名炉头发给遣散费7000—10000串,并且派兵护送;每名工匠发给工食钱1串左右;铸局原有房屋变价归公,炉具登记封存交广西府衙门保存。

广西府停止铸币之后,随着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货币流通量的增加,由于“官钱广铸流通”,以及民谣所诵“乾隆宝,增寿考,乾隆钱,万万年”之语,反映了当时钱币流通量之大。乾隆帝下令加大京局鼓铸量,并令地方各省复炉、增卯。于是,广西府在停铸十一年后,朝廷命令恢复广西府铸币。

《云南史料丛刊》载,乾隆十六年(1751年)正月,复设炉十五座,年铸五百四十卯,改为四色配铸。每百斤用铜五十斤,白铅四十三斤八两,黑铅三斤八两,锡三斤。黑铅每百斤,价银一两四钱八分,脚银五钱。锡每百斤,价银二两九钱二分七厘,脚银六钱二分六厘四毫零。又原给炉匠工食钱一十二串,改为给钱三串二百二十文八毫零。带铸项下,原给物料钱四百三十七文二毫零,改为给钱三百二十二文零。外耗项下,原给官役廉食等项钱五串二百五十五文九毫零,改为给钱四串零五十七文七毫。年共铸钱五万六千四百余串,搭放兵饷每钱一串二百文,扣收银一两。除归还铜、铅本、脚外,计获铸息银一万四千七百余两。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将白铅工本银二两,改为给银一两八钱二分。年共铸钱五万六千四百余串。除归还铜、铅本、脚外,计获铸息银一万五千一百余两。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将白铅运脚原给银五钱,改为给银二钱五分。年共铸钱五万六千四百余串。除归还铜、铅本、脚外,计获铸息银一万五千七百余两。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将白铅运脚原给银二钱五分,改为给银五钱。年共铸钱五万六千四百余串。除归还铜、铅本、脚外,计获铸息银一万五千一百余两。当年,改广西府为广西直隶州,八月底,将十五座炉全行裁撤,广西府铸币20年后又一次停铸。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八月,在广西直隶州再次恢复铸币,“复设炉八座,照钱鼓铸。年铸二百八十八卯,共铸钱三万一百余串。除归还铜、铅本、脚外,计获铸息银八千余两。”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三月,“减炉四座,酌留四座,照钱鼓铸。年铸一百四十四卯,共铸钱一万五千余串。除归还铜、铅本、脚外,计获铸息银四千余两。”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底,“将四炉全行裁撤。”

广西府铸币运京前后45年,实际铸币29年,是泸西历史上经济社会比较繁荣的一个阶段,给泸西留下了“钱局街”。“铸币运京”只是钱局街的故事之一,其蕴藏的历史文化价值还需进一步探索。

作者简介

詹学达老师近照

詹学达,历任泸西一中教师,共青团泸西县委书记,三塘乡党委书记,县卫生局局长,泸西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兼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县职教中心主任、县社科联主席。现为泸西县政协四级调研员、文史研究员,泸西县理论宣讲团骨干成员,阿庐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近几年专注于本土历史文化研究,先后参与整理出版康熙《广西府志》、民国《泸西县志稿》,参与编写出版《泸西通史》,主编出版《徐霞客与泸西》等书籍,先后在有关刊物发表研究文章5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