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徽州604,一群来自上海的小三线人的青春记号

2020-10-30 08:55:51 作者: 皖徽州604

摘要:604(信箱),在安徽黄山脚下的岩寺。这个神秘数字暗语,代表当年一个小三线工厂的通信保密代号,指向生产一种克敌制胜的军工产品。20世纪70年代,数百位上海青年涌入这里,挥洒他们的青春,留下他们的足迹。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军部驻扎岩寺。老街后有座著名的洪桥,桥廊深阔,桥东有小屋一间,名“香积”,为新四军机要室和电报房。不由让人联想:604的由来,是不是源自这电报房滴答的号码呼叫?

岩寺老街的洪桥

那天,前来怀旧的十几个上海人,在岩寺吃饭,徽菜馆,点许多菜,以为破费颇多。但一看账单,在座所有人欢喜,一是价格好,二是合了个数字:604元。就是他们曾经工厂的代号:604——它在呼叫你啊!冥冥中,连接了曾经和现在。

这家源自上海的小三线工厂全称:上海跃进机械厂,面向雄峻黄山,近傍旖旎新安江。

崔惠堂:姆妈讲,徽州604信箱,到哪里去寻侬?

今年65岁的崔惠堂一定要回岩寺。有人对他说,那里旧翻新的厂,不仅厂址迁了,连一个上海人也找不到。他却说,看山看水看地看老厂,一回回梦里出现的情景,他要去现场一一兑现。

这是他的“小三线情结”——蓬勃的青春,在这个叫岩寺的角落,如赤旺的火,40年前燃烧过。

当年寄回家的黄色信封,右下角一行字:皖徽州604信箱。母亲骄傲地对别人说:儿子在外地保密厂,造先进的武器。私下则对他说:“这徽州604信箱,叫吾到哪里去寻侬?”

车出上海,走浙江山路,进安徽山路,入徽州古道,整一天。到岩寺,一大块山地间的盆地,捧出一座皖南历史重镇。早在4500年前,此地便有古人居住,其母亲河(丰乐河)向南的山坡上,有前人开凿的多处栖身岩洞。岩寺名由此来。至明太祖洪武年间,岩寺已是“鳞次万家,舆马辐辏,规方十里,商贾云集”。而1976年,仅72届从上海培训的中学毕业生,涌入这家岩寺604的知多少?400多人。在丰乐河北岸,15亩地围起来的厂房车道,喧嚣沸腾起上海的吴侬软语。厂外是条砂石路,叫黄山路。路向东,一大片农地农舍,往南,过一座架在丰乐河上的桥,便是斑驳古旧明清建筑密集的岩寺老街。

当年岩寺电厂的烟囱是小青工拍照时最喜欢的背景

丰乐河上拱起的石板桥,被小青工们谑叫:牛污桥。缘于走向农地的耕牛,当走上桥的中间部位时,便磁石般站立,哞哞两声,悠然拉屎,一个不落下。牛污桥下潺潺流水,向东望,如一管细笔插入云端的文峰塔,七层八面,卓尔不群地立于旷野。岩寺老街几百年沉淀的历史,在崔惠堂这些当年的小青工眼里,并未深刻悟得,却对老街上一碗和上海大不同的小馄饨醉迷。这一角钱一碗的小馄饨,汤里有溢香的猪油渣,浮青葱几片。皮滑,肉馅一吞咬,鲜美得令人惊异。想要解密是何物导致了这美食,秘诀在肉馅。当时无冰箱,肉馅难保鲜,当地人捉来蚯蚓,洗净撒入肉酱。蚯蚓在肉酱里穿来拱去,如此一折腾的肉酱,透气保鲜更增鲜,美味遂成。

解密了鲜美的小馄饨,但亦有难解的神秘。老街后的小南山,当年驻扎一个雷达连。山顶上,雷达天线一根根耸立铺展,形成几何图案,在阳光下反射着光。山下有持枪的战士站岗,不得入内。和战士说话,很严肃。但战士一听他们是604来的小青工,脸上竟充满新鲜和向往,眼睛遥看向北的高大厂房的轮廓:“上海来的604啊,那里有许多高人。”

20岁的崔惠堂,进厂分在604总装车间,开着大铲车,雄赳赳,浑身使不完的劲。厂里除了生产民用机床,也生产“神秘的军品”,生产场地在高大气派的一车间。高人?当然有,但崔惠堂说,他不是。

沈阿昌:还记得伐,604的上妹、九妹、郊妹和黄妹

我们在沈阿昌家4楼窗前望出去,哪里还有604?马路斜对面东南处,就是原来那个15亩地的厂房旧址,已拆得了无痕迹,代之以一幢幢20多层的新住宅楼,墙面是鲜艳的黄色,高档气派。替代的新厂,则在几公里外西北方向的开发区,百亩新地。但不再是小三线的“跃进机械厂”,不再是604,生产的机床全部升级到“精密数控”。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