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都兰热水2018血渭一号墓:木石五神殿,壁画彩棺全

2020-10-30 17:39:40 作者: 青海都兰热水

青海都兰热水2018血渭一号墓于今日在国家文物局汇报发掘成果,考古发现,该墓为热水墓群发现的结构最完整、体系最清晰、墓室最复杂的高等级墓葬,墓葬为木石构建的五室结构。首次发现地上墓园建筑,与《旧唐书·吐蕃传》中的“于墓上起大室,立土堆,插杂木为祠祭之所。”的文字记载相和。而地下五神殿主墓室规制复杂,主墓室内有壁画、彩绘木棺,并发现有各类殉葬动物,在甬道随葬有大量的绿松石、金箔、金器有镶嵌绿松石的金象、彩绘人形木牌、金包木等,对于研究7世纪晚期至8世纪末青藏高原东部葬制葬俗及该地区唐帝国与少数民族关系史、丝绸之路交通史、物质文化史等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2018年被盗墓葬的抢救性发掘

热水墓群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乡境内,1982年考古发现并得名。墓群分布于热水乡察汗乌苏河南北两岸,多分布于海拔3400-3500之间,整体分布呈枝叉状特征。热水墓群是6—8世纪的重要墓葬群,出土的大量文物,有力地证明了从北朝至隋唐时期,青海道是丝绸之路上的一条重要的干线,都兰则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视频: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发掘纪实。(03:41)热水墓在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3.15热水墓群被盗事件震动全国。涉案文物达到646件,本次发掘就是针对2018年被盗墓葬进行的,编号为2018血渭一号墓。

经国家文物局同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于2018年开始发掘,2020年结束田野工作。为推动热水墓群的考古发掘与保护,2019年6月24日国家文物局、青海省人民政府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就共建热水墓群国家考古研究基地在北京签署框架协议,积极推进热水墓群国家考古研究基地建设。经发掘确认,该墓规模宏大、结构复杂、体系清晰。

青海都兰热水

考古现场2018年发掘11个探方,主要确定了遗迹的大致范围遗迹,清理出部分墓园建筑的茔墙等遗迹现象。2019年考古工作分勘探与发掘,经过勘探了解了墓葬的结构与规模,在2018年发掘基础上,扩大发掘面积,新布探方11个,总发掘面积达1564平方米。2020年田野工作则是清理墓圹及墓室。

首次发现墓园建筑

热水墓墓葬为木石结构多室墓,由地上和地下两部分组成。地上为墓园建筑,为首次发现,刷新了对于热水墓群的认识。

地上墓园平面呈方形,由茔墙、祭祀建筑,以及封土和回廊组成。茔墙平地起建,基础石砌,上部为土坯垒砌而成,在北墙、西墙均发现有排水口。茔墙之内有覆斗形封土,封土四周由土坯墙围上合。

地上墓园回廊介于茔墙与封土之间,是围绕封土的通道,北茔墙东端有供出入的门址。墓园东北隅发现祭祀建筑,由两座石砌房址(编号F1、F2)组成。房址平面均呈长方形。一号房址北墙开门,门外侧有曲尺形石砌照壁,房址内发现五块羊肩胛骨堆放在一起,房间还有插入地面的木柱,初步推测或与墓葬祭祀相关。二号房址,位于一号房址西北侧,东墙开门。

部分照壁、羊胛骨、木柱等指向与墓葬祭祀相关地下墓葬:木石“五神殿”

地下部分则是此次发掘的重点。地下墓葬由墓道、殉马坑、照墙、甬道、墓门、墓圹、二层台、殉牲坑、三层台、砾石层、四层台、墓室组成。

“五神殿”墓道位于墓圹东侧,呈台阶状,墓道两侧有生土二层台,墓门与墓道之间为甬道,甬道为石砌的平项结构,顶上平铺有双层棚木,其上有土坯垒砌而成的照墙。墓圹填土中发现殉人和殉牲坑,殉牲坑平面呈东西长方形,四壁由土坯垒砌,由三根立柱和一根横梁搭建成空间,顶上平铺有棚木,坑内出土了牛、羊、羚羊、岩羊、牦牛等动物骨骼,底层放置有一把木鞘铁剑。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