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扶贫干部”周忱:穷不是“绝症”,用心就能治

2020-10-30 17:42:29 作者: 明朝“扶贫干

文 | 《那些年》悦悦

无论在什么时代,贫穷都不是无药可医的病症。但是,扶贫却绝非易事,因为这是一场“持久战”,需要精准找到“贫根”,需要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智慧,更需要持之以恒的耐力。所以,能胜任这项工作的都不是一般人。

在明朝,就有这样一位“扶贫干部”——周忱。他在江南主政22年,充分发挥自己卓越的理财能力,让江南这个曾经拖欠巨额税款的贫困之地重新恢复了繁荣和富庶。

周忱为什么能够“扶贫”成功呢?

接手“烂”摊子

提起江南地区,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富庶的鱼米之乡。然而,明初的江南却是另一番景象:经济日益凋敝,百姓深陷穷困。

事实上,当时江南经济的衰落很大程度上源于历史遗留问题。元末明初,江南地区战乱不断。朱元璋在打败了张士诚后,将其官员、子孙的土地,地主富户的田产都抄没入官,这些土地被称为“官田”。而且为了以示惩罚,明廷对江南世代征收重税。在这一带的重税区中,官员豪强对百姓的盘剥更是肆无忌惮,导致民生愈发困顿。

重税之下,江南地区的经济整体下滑,最后连税收都开始大量拖欠。史书记载,到宣德年间,仅苏州拖欠的税款累计已达约800万石。中央的财政税收也因此受到严重影响。明宣宗眼看着江南经济积贫积困,到了不得不治的地步。于是,他决定挑选得力人员前去好好整治一番。

这时,大学士杨荣等人向宣宗推荐了一位人选——周忱。

周忱在成祖时就已经入朝为官,之后在朝廷中沉浮了20余年。虽然身怀经世之才,但他一直都没能在朝廷中显山露水。在宣宗一朝,多亏了几位重臣的力荐,他的才能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很快,他被宣宗任命为江南巡抚,负责总督江南财税。

后来的事实证明,周忱确实是管理江南的不二人选。

首先,他擅长解决经济问题。一方面可以说他天赋异禀。据说,面对数以万计的钱谷,他一屈指便可计算清楚;另一方面,他还十分细心。比如,他会详细记下天气的阴晴风雨。于是,当有人谎报说某日江中遇到大风因而损失了米粮时,周忱很快就能判断出对方在撒谎,因为在他的记录中,当天江中无风。

其次,他深谙“扶贫”的方法。他擅长实地考察,常常利用闲暇时间在外摸排情况,对地方的民情、环境都了如指掌;到江南后,他建立起了一个高效廉洁的团队,将苏州知府况钟、常州知府莫愚等大量人才收入其中,保证了政策的顺利实施;最重要的是,他没有一点巡抚的架子,十分体恤百姓,百姓也把他当成“知心人”,愿意和他分享疾苦、忧愁。

管理一个“欠费”的江南有多难?江南还能繁荣起来吗?对于这些问题,周忱用20多年的耕耘给出了答案。

找到“穷”的根源

周忱刚到江南,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深入到老百姓中,挨家挨户地询问情况。经过深入调研,他终于了解了拖欠税款的症结所在。

为什么穷?江南的农民最有发言权。

原来,农民不仅要正常缴纳政府规定的税粮,还有很多额外的负担:比如“耗米”(税粮在运输过程中形成的损耗,数额由地方官掌控),比如运送粮食产生的费用,甚至还有豪富大户因为不肯交纳“耗米”转嫁到农民身上的份额……杂七杂八的算下来,赋税就成了农民们不能忍受之重。

交不出税,农民为了逃避惩罚,只能选择背井离乡,这在当时已经成为了普遍现象。据记载,江南一些州县“每里有逃去一半上下者”。而劳动力的大量流失,又导致土地得不到耕种。如此恶性循环,江南的欠税现象只能愈演愈烈。虽然,中央政府曾经在当地短暂地实行过免征或者少征税赋的政策,但这终归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收效几乎为零。

说到底,还是税制的问题。明确了这一点,周忱迅速采取措施:

他首先对税粮的数额做出了合理调整。比如,苏州的税额原本为280万石左右,周忱等人经过几个月的调查和精密计算,将此地的田赋减去70多万石,其他各地也按照这个办法减征,从数额上减轻了负担。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