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非马”讲述哲学道理是什么?

2020-10-30 23:16:54 作者: “白马非马”

据说公孙龙过关,关吏说:“按照惯例,过关人可以,但是马不行。”公孙龙便说白马不是马,一番论证,关吏听了后连连点头,说:“你说的很有道理,请你为马匹付钱吧。”

流传许久的诡辩典故让大家似懂非懂,从词语“非”中解读不同而造就不同的理解,非表示为不是,但“是”有很多解释,这里最恰当是属于,所以白马不属于马是不对的。

中国逻辑学家公孙龙提出“白马非马”,主张的是“欲推是辩,以正名实,而化天下焉”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些哲学思考正是告诫后人。有一些人一面说好话,一面就准备挑衅。这就是名实不符合其言论,利用含糊不清、广泛的形容词来描述,利用了表演与暗示掩盖事实。所以按照公孙龙的意见,这些都应该被纠正。

古龙在散文集《谁来跟我干杯》中也曾经调侃道:“白马非马,女朋友不是朋友。”

面对“白马非马”,要明白其本意。哲学追求事物事实,所以要善于了解“白马是马”与“白马非马”中的“是”与“非”逻辑关系,到底“是”包括哪些,“非”又包括哪些。防止个别人使用手段,利用心理学的“巴纳姆效应”安慰读者。

巴纳姆效应是很容易让人相信一个笼统的表述,比如人物性格测试,通过大致几个事件拉近你对这段语言描述的认同。当人们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广泛的形容词来描述一个人的时候,人们往往很容易就接受这些描述,却认为描述中所说的就是自己。

虽然“白马非马”在一定环境中有它的应用,但是我们一定不要接受一些笼统的、一般性的概括和描述,而要注重哲学中逻辑学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