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为何将孔融列入建安七子之中?

2020-10-31 12:55:32 作者: 曹丕为何将孔

千百年来流传的一个关于道德教育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凡事应该遵守公序良俗。《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即出于此。孔融,字文举。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学渊源,为孔子的二十世孙,他的七世祖孔霸是汉元帝的老师。父亲孔宙,曾任太山都尉。孔融少有异才,勤奋好学,受到名士李膺的赞许。汉献帝即位后,任北海相,时称孔北海,孔融喜抨议时政,言辞激烈,后因触怒曹操而被杀。

“建安七子”之名最早见于曹丕的《典论·论文》,文中有: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瑒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於学无所遗,於辞无所假,咸自以骋骥於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亦良难矣。”这种说法后渐流行开来。今人多认为将孔融列入建安七子,很不协调,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年龄。有人认为七子并列,孔融较其余六人年长很多,不是同一辈的人;二是与曹丕的关系。孔融之外的其余六子都与曹丕的关系非常亲密。

那么,曹丕为何要将孔融列入建安七子?虽然,后人认为凭孔融的文学成就是不足以列入建安七子行列的,但在分析孔融被列入建安七子之因时,应分析曹丕眼中的孔融。对于那些认为孔融列入建安七子很不协调的原因与时间因素密切相关,我们可以分析截止曹丕写《典论·论文》时,当时社会上已经闻名显盛的人,从中寻找曹丕这样列举的线索。并且,在分析曹丕把孔融列入建安七子的原因时,我认为应当对《典论·论文》及史书的文本进行分析,这样的结果应当比较可靠且确切。

一、孔融符合入选“建安七子”标准

关于曹丕写《典论·论文》的时间,有证据表明应在建安二十二年。在文中不仅论文论人,而且还表达了他对那些文人的欣赏及对他们逝世的痛惜哀思之情,这从原文、《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二十一·王粲传》及《三国志》卷二《魏书二·文帝纪第二》中可以看出。所以,可以说曹丕所说的“今之文人”应该是当时社会上名声显胜但都已经去世的文人,再从中选出他眼中大家可能公认的“一时之俊”,也就是说这个“一时之俊”固然有他偏爱的因素在内,但也必须是社会认可的。总结其入选标准如下:

有文才,有一定的声望;在《典论·论文》成文之前已经去世;入选之人会得到大家认可,无损曹丕在文中表现出的公正形象;曹丕自身的喜爱。当时颇有文名的除了建安七子之外,还有三曹、邯郸淳、繁钦、路粹、丁仪、丁廙、杨修、荀纬、吴质、应瑒的弟弟应璩等人。曹丕是以魏王世子的身份评天下文人的,出于自重身份,当然不可能把三曹列入其中。而邯郸淳、丁氏兄弟、杨修都属于曾与他争夺太子之位的曹植一派,出于这种感情因素,也不可能提到他们。繁钦、荀纬、吴质、应璩分别是在建安二十三年、黄初四年、太和四年、泰始五年去世。而路粹固然有高才,但当他运用文才罗织孔融罪名致其枉死之后,“人睹粹所作,无不嘉其才而畏其笔也”,这样一个人,曹丕虽然与他私交不错,但当他秉公正之名俯看天下文人时,也不能够违天下人之意把路粹列入其中。

所以,曹丕从“今之文人”中挑选“一时之俊”时,虽然有随意性和偶然性,但也是按照其评选标准来选的。在此背景下再来看孔融。孔融的事迹大略有这样几件:十六岁时,收留了本要投奔其兄的党锢中人山阳张俭,事件泄露之后,一家争死,“融由是显名”;朝廷核查贪官时,“融多举中官亲族”,“言无阿挠”;董卓时,“融每因对答,辄有匡正之言”;出任北海相时“为贼管亥所围”,后来得到当时的平原相刘备帮助,出兵三千人才解围;建安元年,“为袁谭所攻”,剩下几百人,“流矢雨集,戈矛内接”,孔融“隐几读书,谈笑自若”;阻止给马融加礼;阻止恢复肉刑;阻止向刘表问罪;阻止给皇帝的两个儿子“修四时之祭”;多次嘲讽曹操。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