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丨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2020-10-25 08:55:00 作者: 重阳节丨尘世

天高云淡,秋风乍起,

黄叶飘零,重阳又至。

诗云“一叶落知天下秋”,

古人常将生命轮回与时令往复相比,

因春生秋落而叹生命盛衰,

对秋日怀有别样情愫,

遂演化出独特的重阳佳节。

重阳缘起

“重阳”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在屈原的《天游》:“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是否说明重阳节在当时就已经形成了呢?非也。这句话的意思是集聚九重阳气进入帝宫,探访旬始星(太白星)、参观清都天庭,“重阳”指的是九重阳气,即“天”,而非节日。

传西汉刘歆所作的《西京杂记》中曾记载:“戚夫人侍儿贾佩兰,后出为扶风人段儒妻,说在宫内时……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因此有人认为西汉初期皇宫内已有九月九日佩茱萸、饮菊花酒等习俗,进而推测重阳节在西汉时已经形成。但实际上,《西京杂记》是晋人葛洪辑录的,刘歆实为假托的“作者”,因此这条记载不足以说明重阳节在汉代的情况。

确信的记载出现于东汉《艺文类聚》:“九月九日可采菊花”,说明九月九日在东汉是一个节日;西晋周处的《风土记》中也称“九月饮菊花酒”为“汉俗”;此外唐人虞世南《北堂书钞》曾记载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年)秋,朝廷以九月九日赐公卿近臣饮宴”,说明东汉九月九日有宴饮之俗,这正是后世重阳节的节俗。综合而言,重阳节最晚在东汉时已经形成。

重阳节为何出现,很多人认为与《易经》有关,在此书中,“九”为阳数,因此九月九日被称为“重阳”,再加上“九”有“久”的谐音,重阳代表着长长久久,是值得庆祝的好日子。这一说法见于曹丕的《与钟繇书》:“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但根据重阳节出现的时间来看,这应该是节日发展过程中人们所赋予的解释与期许,而并非最初形成的原因。

重阳节出现于一个传统的农耕社会,最可能的原因应与农事相关。一般来说,农历九月,农事已经到达尾声,丰年庆典与祭祀活动开始进行。《吕氏春秋》记载九月“命冢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是月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天子乃教于田猎,以习五戎(五种兵器)、獀马(獀即为搜,选择之意)。”由于兼有祭祀和庆典的意义,也不乏宴饮等娱乐活动,因此,九月祭祀、田猎的习俗逐渐发展为重阳节是有可能的。

有学者认为重阳节的形成还与火神有关,这一观点的理论来源与星象有关,农历九月,代表火神的恒星“大火”会隐退,远古先民将之看作天气变冷的预兆。远古时代,先民的御寒能力十分薄弱,很多人在寒冷的冬季中失去生命,所以人们会在九月举办各种仪式祭拜火神,以求护佑。这一情形与重阳节“求长生、消灾避难”的习俗相符。

重阳风俗

重阳节的风俗在南朝梁吴均所作志怪小说集《续齐谐记》中有所体现:

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故事固然不可信,但节俗却是真实存在的。

首先是登高。金秋九月,天高气爽、丹桂飘香,正是郊游登高的好季节。根据上文,最初的登高活动,目的在于祭祀,随着时代的发展,才演变为娱乐活动。史传东晋谢灵运为了登高还发明过登山木屐,“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嶂千重,莫不备尽。登蹑常著木履,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去其后齿”,是一种鞋底有可拆卸木齿的木屐,李白“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中所说的“谢公屐”正是此物。在少山的平原地区,人们也会登上亭台楼阁等建筑,凭高眺远,如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载:“都(汴梁,今开封)人多出郊外登高,如仓王庙、四里桥、愁台、梁王城、砚台、毛驼冈、独乐冈等处宴聚。”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