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教科书般的标准操作”?看看唐德宗上位就能明白

2020-11-02 10:26:13 作者: 什么叫“教科

每当我看到唐德宗上位时的操作,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明朝的崇祯皇帝:他们上台之后都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把把火都烧得大快人心。

比如说,他们一上台,都是严厉打压宦官集团。但是结果呢,他们都是很快栽了大跟头。

崇祯经过一番教科书高度认可的操作之后,就是让敌人打到了帝国都城下面。

然后呢,崇祯皇帝就又开始信任宦官了。看到崇祯皇帝又信任宦官,官员们都急疯了,因为您怎么能这样做呢?

崇祯皇帝的态度很简单,总而言之,不要再忽悠我了。我压制宦官的结果是什么?就是整个帝国好像没有人管了。你们想让我不信任宦官,这个很简单,你们自己争点气啊!问题是,你们怎么看,都好像是王八旦,能怪我信任宦官?

唐德宗一番教科书高度认可的操作之后,就是直接逃出了长安城。

然后呢,唐德宗就又开始信任宦官了。看到唐德宗又信任宦官,官员们都没脸说什么了。因为皇帝压制宦官的结果,就是在关键时候,差点连枪杆子都丢了;甚至差点连命都丢了。

你现在还敢劝皇帝压制宦官,皇帝就算不方便公开反驳你,明天有机会收拾你,肯定是不会犹豫的。

在代宗时代,皇帝有意无意纵容宦官收受红包;甚至有意无意鼓励宦官收受红包。

代宗优宠宦官,奉使四方者,不禁其求取。尝遣中使赐妃族,还,问所得颇少,代宗不说,以为轻我命;妃惧,遽以私物偿之。由是使公求赂遗,无所忌惮。宰相尝贮钱于阖中,每赐一物,宣一旨,无徒还者;出使所历州县,移文取货,与赋税同,皆重载而归。

这种行为,用高大上的理论看,自然是国家败亡的标志。因为皇帝纵容、鼓励宦官收受红包,这叫什么事?

但是从隐秘的权力运行原则看,这显然是加强宦官系统权威的一种手段。

各种军政长官愿意给宦官塞红包,无非是因为两个原因。第一、害怕宦官向皇帝说自己坏话。第二、希望宦官向皇帝说自己的好话。

只要各军政长官有这种心理,他们在各种权力竞争时就会争相讨好宦官。这样一来,皇帝就有机会把各种人事权力收回来。

一切是显然的,一个人想竞争某个职位时,竟然一心讨好宦官,皇帝决定让谁担当这个职务时,就会拥有足够的底层基础。因为谁敢拒绝皇帝的这种人事任命,那个给宦官发过大红包的人,也会玩命反对。因为皇帝有这种任命,是他们给宦官发了大红包的结果。这种人事任命不能生效,他们发过的大红包岂不是打水漂了?

关键是,一个人能不能竞争到某个职务,竟然取决于宦官的态度,在各种职务竞争中,更会刺激人们争相讨好宦官。

而大家都讨好宦官,皇帝的权力就增强了。

但是用这种手段增强皇权,会让皇帝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

各种军政职务的竞争,竟然是依靠讨好宦官才能实现,这叫什么事?至于需要给宦官发红包才能实现,这更叫什么事?

后来,各大军区反对皇帝时,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各大军区的将领,全是通过讨好宦官取得相关职务的;关键是,他们还是借高利贷给宦官发红包才取得相关职务。这种将领遍布帝国各大军区,那还了得?他们当了地方大帅,能不想方设法贪污腐败吗?

自大历以来,节度使多出禁军,其禁军大将资高者,皆以倍称之息贷钱于富室,以赂中尉,动逾亿万,然后得之,未尝由执政;至镇,则重敛以偿所负。

唐德宗按教科书操作时,还有一项重要的举措,那就是削减了中央政府的一部分隐性收入。

在许多历史阶段,都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皇帝、皇后过生日时、过节时,或是官员到中央政府报到时,地方大佬都得给皇帝孝敬银子,谁给皇帝孝敬的银子多,皇帝就对谁好。

更有甚者,有的皇帝还留下地方大佬玩几圈麻将,当然了,与皇帝玩麻将,规矩你应该懂的,那就是你只能输,不能赢;甚至而言,你输的钱少了,皇帝还不高兴呢!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