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代给予百姓数目可观的土地,为何依然无法制止百姓成为佃户?

2020-11-03 19:18:32 作者: 晋代给予百姓

在中国古代的时候,百姓们大多是小农经济的个体,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对于他们来说,土地是最为重要的资源,在历史的绝大多数时代,只要能够保证农民们的土地,就可以维持社会的相对稳定。

而在历史上,影响小农经济的主要因素主要是豪强对于土地的兼并。在遭遇天灾或者荒年的时候,百姓们会无力缴纳政府的税收,他们就只能通过出卖自己的土地来换取足够的收入。而他们的土地会被当地富户购买,形成土地兼并的现象,他们自己也会成为地主的佃户。由于古代对于富户的税收是和百姓不同的,而且佃户不必承担徭役,这会让国力出现较大的损失。

因此只要统治者能够保证农户的土地不被兼并,国家的财政收入就会得到较好的保障。晋代初期,政府赐予了百姓大量的耕地,按理说,这些土地的收入足以保障人民的生活。不过不久之后,晋代还是有很多百姓成为了地主的佃户,让晋朝政府的中央财政受到极大的影响,这又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晋武帝司马炎画像西晋初期的占田制度

在西晋建立的时候,国家刚刚从战争的阴影中解放出来,虽然在平吴的过程中,并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争,但是之前近百年的乱世还是让中国的人口数量锐减。而且巨大的军事压力也让国家养育了大批军队,这对当时的农业生产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三国时代的军队

因此在统一国家之后,西晋政府将恢复农业生产放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当时国家的整体情况是荒地极多,能够正常耕种的土地数量十分有限。因此西晋出台了占田制度,按照年龄分配给每位百姓土地。这些被分配的土地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被称为占田,可以被视作百姓的私人财产,他们不但可以在上面耕种,也有处置的权力。鉴于当时国家荒田太多,因此还额外分给他们另一部分土地,被称为课田。对于这部分土地,其所有权属于国家,在上面耕种是农户的义务,而其收成也要上缴给国家。

古代耕作的农民

在这样的土地制度下,西晋政府也对赋税制度进行了改良,他们并不按照百姓实际掌握土地的大小来征收田税,而是按照户口数量来征收所谓户调。之所以西晋政府会采取这样的政策,是想要引导百姓多多开垦自己名下的荒田,这样可以让农业生产得到更快的恢复。

按理来说,这种按照人口进行税收的政策可以有效地激起百姓的生产积极性,并且还可以保证百姓的生活,不会引发大规模的土地兼并。但是在西晋时期,政府下辖的户口数量却出现了快速的下降,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西晋户口政策的隐患

前面提到西晋的占田制度会按照人口的年龄来进行划分,并赐予他们不同的土地数量。这种制度设定的初衷,就是要顾及不同年龄人口的劳动能力,避免他们承受太重的劳动负担。但也许是西晋政府想要恢复生产力的愿望太过迫切,他们对丁口质量的划分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晋书·食货志》中对于当时人口的划分有如下记载:男女年十六以上至六十为正丁,十五以下至十三、六十一以上至六十五为次丁,十二以下六十六以上为老小,不事。

而当时正丁男需要占田七十亩,课田五十亩,女子三十亩,课田二十亩,而次丁则是这个标准的一半。从上面的分配规则中,我们看到在西晋时期,十三岁的孩子就已经需要承担繁重的劳役任务了,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十分沉重的负担。

近代的儿童和老人都要承担沉重的耕作任务

虽然西晋时期的赋税不是按照土地来征收的,但是无论正丁次丁都有耕种课田的义务。在周代的时候,每个成年男子需要耕种一百亩的土地,但是晋代的大小要远大于周代,周代的百亩在晋代只等于三十余亩。这说明晋代正丁需要耕种的课田就几乎相当于两个周代成年人,而十三四岁的孩子就要承担成年人的工作任务。虽然耕作技术相较于周代有所上升,但是这依然不是他们所能承担的,这让百姓产生了畏难的情绪。耕作课田已经让他们很难支持,更遑论耕作自己的占田了。西晋沉重的劳役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