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故宫大,其实跟大明宫相比简直不值一提,现今只剩下夯土台了

2020-11-03 19:19:48 作者: 都说故宫大,

公元904年,朱全忠(朱温)逼迫唐昭宗迁都洛阳,毁长安宫室民舍成丘墟。虽然,每次战乱都会带来人亡城毁,但朱温“毁城”的目的却是为了自己造宫殿,做皇帝。

那么,为何朱温修自己的房子,非得用人家房屋的材料呢?

这得先看看唐朝的皇宫——大明宫有什么宝贝。隋唐之前,中原一片混乱,长安城已经没有秦、汉时期的皇家建筑了。到了隋朝,太极宫建成,唐朝初年,皇帝们大多住在这里。此处的选址是按照《周易》的乾卦卦象理论而定,但却忽略了实用性,是当时长安城地势最低处,非常潮湿,也因此,就促成了大明宫的设计和建造。

同样,大明宫的选址也符合《周易》乾卦卦象理论。整个宫殿建筑群占地面积3.4平方千米,是明、清皇宫紫禁城的4.5倍。单从建筑气势上来看,堪称中国宫殿建筑群的巅峰之作。由大明宫开创的宫殿建筑布置方式,也奠定了东亚及后来的古代宫殿建筑行制,是唐以后中国宫殿建筑的范本,对中国明清故宫、日本、韩国及东亚宫殿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

当年,朱温胁迫唐昭宗东迁洛阳,顺便也带走了“皇宫”,动机很是简单粗暴:他将要成为皇帝,怎还会留下一座皇宫在别处?

这么说,是朱温拆了大明宫?

其实,大明宫自建成后,一共迎来了17位皇帝,寿命200多年,期间也有过修缮。不过,在皇帝唐玄宗期间,大明宫就遭遇过劫难。年轻时的唐玄宗很有干劲,把国家治理得很不错。但到了晚年,不仅宠信小人,还偏宠后宫。最终,安禄山瞅准了时机,大旗一扯造了反。

那时的唐朝军队已经不太能打仗了,结果,节节败退。再加上,唐玄宗用人不当,安禄山直接兵临长安城下。这时的唐玄宗只好弃城,带着他的爱妃杨玉环,宠臣杨国忠等人逃往了四川。其实,翻看中国历史上的战乱时期,那些获胜方极少有怜悯之心,在攻占城池后,往往先是抢后是烧。

因此,这一次的长安城一样未能幸免,使得大明宫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并且,此时的唐朝国力已经遭到了重创,根本没钱修缮。到了唐德宗和唐宪宗时期,只是部分宫殿得以修缮。虽然,后面的几任皇帝都有心再现大明宫的辉煌,但依然捉襟见肘下,这只能是一个愿望了。

这是大明宫第一次遭受大面积的破坏,很快又迎来了第二次,就是黄巢农民起义。

不过,这一次的性质和安禄山似乎不一样,黄巢是扛着为老百姓谋福利的口号。据说,他进入长安城时,百姓是非常欢迎的。

那时,唐朝的朝政越发昏聩,百姓的生活很是艰辛,不然黄巢也不会有那么多的追随者。虽然,这一次长安城短暂易主,但并没有遭受太大的破坏。不过,在战争期间,建筑物都会有所毁损,尤其是那些木质建筑。而最主要的问题是,没钱去维护、修缮,这对于建筑本身而言,是最大的隐患。

并且,在黄巢起义平息不久,唐昭宗乾宁三年七月,李茂贞的岐山军“犯京师,宫室间舍,鞠为灰烬,自中和以来,葺构之功,扫地尽矣”“中和年以来,葺构之功”,指黄巢兵退后,对包括大明宫在内的长安城进行过修复,然而,不过五年,李茂贞的一把火又使此番努力“扫地尽矣”。此为大明宫所经历的第三次毁坏。

到了第四次,则是彻底拆除。李茂贞兵退后,唐昭宗任命华州节度使韩建为修宫网使,整饰长安宫室,当时,已无力修复全部建筑,主要是修整太极宫。但好景不长,天复元年十一月,强蕃朱温西入潼关,宦官韩全诲劫昭宗西去凤翔,然后,“火焚宫城”。天佑元年,朱温下令彻底废毁长安城,而这一次则给了已破败不堪的大明宫致命一击。

想想看,这一4.5倍故宫的皇家建筑群,哪怕是有部分毁损,真正修复起来,都是一个很大的工程。当然,朱温能带走的只是那些可以顺着河道而下的木料。至于其它东西,估计在拆解的过程中,很多都被弃之敝履了。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