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五年(前681年)正月,齐桓公与众臣会于早朝,群臣朝拜之后,齐桓公询问管仲:“寡人听从了仲父的建议,对齐国进行了改革。现如今齐国兵精粮足,百姓皆知礼节,我现在想和诸侯进行盟会,让诸侯都臣服于我,此事可行吗?”
管仲站在群臣之首,拱手说道:“当今诸侯,强于齐国的有很多。南边有楚国,西边有秦晋,他们的实力与齐国不相上下,然而他们都不知道尊奉周天子,因此不能称霸诸侯。周天子现在虽然已经衰弱,但他还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自周平王东迁以来,诸侯都不再朝拜天子,各地诸侯也都不再向周天子上交贡物。”
“当初,郑庄公用箭射中周桓王的肩膀,使得周王室颜面扫尽。这一大逆不道之举也使得各诸侯都不再尊奉周天子,天下的秩序也因此变得混乱。以至于后来楚国称王,宋郑两国发生了弑君事件,各国都频频发生以下犯上的举动,而此时的周天子已经无力维持秩序,也无法制止此类恶性事件发生!”
齐桓公与众位大臣都一言不发,都在静静的听着管仲的分析,也都在静静的等着管仲的应对之策。
“现在周庄王刚刚驾崩,新的周天子刚刚继位。而恰好宋国最近发生了南宫长万的叛乱,宋公子御说虽然在群臣的帮助下诛杀了叛臣南宫长万,并登上了宋国国君之位。但他的这个国君只是群臣推举,并没有得到周天子的册封,也就是说,宋国国君的合法性目前并没有得到确立。”
管仲说的没错,在春秋时代,一国国君去世之后,该国需要派人将此事向周天子禀告,而后,周天子会派人前往该国,宣布该国的下一任国君人选。因为周朝奉行的是嫡长子继承者,因此不管周天子是否派人来宣布,一国国君去世之后,该国国君都会由上任国君的嫡长子继承,而周天子只是起一个正名分的作用罢了。
而宋公子御说本是前任国君宋湣公的弟弟,而他又是借助叛乱登上君位的,故他并没有得到周天子对他的承认,因此在名义上也就不具备合法性。
管仲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国君现在可以遣送使者去朝见天子,以为宋国国君御说正名分为由,召集诸侯举行盟会。宋君安定之后,您就可以借助天子的名义,使诸侯内尊王室,外攘四夷。”
这便是管仲为齐国称霸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尊王攘夷。尊王自不必说,这里重点说说攘夷,管仲这里所说的四夷,主要值得是北狄、西戎、南蛮、东夷。这四个部落与分别居住在中原诸国的四周,他们不尊礼仪,不守教化,他们经常侵略中原诸国,被其侵略过后的地方,往往是人畜皆死,寸草不生。
这四夷,使中原诸国深受其害。在周室未衰之前,周王室常常调集各诸侯国的军队攻击四夷,使得四夷不敢侵略中原。周室衰弱之后,便不能组织力量,痛击侵略之敌了。在这种情况下,这四夷渐渐发展壮大,逐渐成为了中原各国的心腹之患。
因此,攘夷对于中原诸国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除了尊王攘夷之外”管仲接着说:“齐国还需要得到列国支持,齐国需要利用自己的力量去扶持弱小的国家,并抑制蛮横的国家;对于那些不遵从天子号令的国家,国君可以会合诸侯,共同讨伐。如此,海内诸侯都可知我齐国乃无私之国,各诸侯也都会相约来朝见齐国。如此便是不动兵车就可称霸的绝好主张。”
桓公听完之后异常高兴,而诸大臣也都为管仲的主张拍手称道。
朝会之后,齐桓公便派使者前往洛阳,朝见周天子,并请求天子为宋君定位。周釐王见齐国来朝拜,也是异常高兴,他对使者说:“伯舅没有忘记周室,这说明了伯舅的仁义啊!伯舅如今想要安定宋国,这是好事,我怎么会进行阻拦呢?”
因周宗法制,周天子与同姓诸侯不婚,而与异性诸侯通婚缔结政治同盟,因此,周天子称同姓诸侯为伯父、叔父;而称异性诸侯为伯舅、叔舅。周为姬姓,齐为姜姓,属于异姓通婚,因此,周釐王称齐桓公为伯舅。
使者得到周釐王肯定的答复后,就急忙赶回齐国,将周天子对齐桓公的“授权”送到齐桓公面前。得到了授权后,齐桓公便以王命发布告示通知宋、鲁、陈、蔡、卫、郑、曹、邾等国,于三月在北杏之地举行会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