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国时期,曹操攻打下邳后对徐州进行了屠城,但是良成县幸免于难,原因是下邳相笮融在曹操大军到来之前带领下邳城一万多人逃离了下邳,投奔扬州。
(四)西晋时复置下邳国,此后徐州刺史部皆在下邳郡。据《水经注》“(下邳县)小城,晋中兴北郎将荀羡,郗昙所治也”分析,西晋时期的下邳国在下邳小城,该城就是岠山东南的下邳城。
(五)南北朝时期武原县先属刘宋,后属北魏。在北魏时为东徐州武原郡,武定八年(550年)分下邳置。在武定八年前已经属下邳,之后从下邳分出。也就是说武定八年的武原郡不同于之前的武原郡(县),之前的武原郡(县)属彭城郡。《魏书》卷一百六中志第六载:武原郡,领县三,户二千八百一十七 口二万五十五:武原(前汉属楚国,后汉、晋属彭城,后属。有武原水、武原城、徐偃王墓。)、开远(武定八年分良成置,有睹阑山祠)、艾山(武定八年分僮置)。从该段记载分析,武原郡管辖范围发生了改变,武原郡武定八年分下邳置,辖区为下邳原辖区一部分,此时武原郡所在地就是古徐国旧城。原武原县城在泇口所在地。
(六)隋朝开皇十一年(591年)原武原县更名良城县。《隋书》卷三十一志第二十六载:“良城,梁置武安郡,开皇初郡废,十一年县更名曰良城。有徐山。”而之前的良成县和隋朝之后的良城县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良成县一直属下邳郡(国)管辖,武原县属于彭城郡(国)管辖,二者是并存的,直到公元591年,良城县替换了武原县,武原县退出历史舞台,同期“良成县”也退出了历史舞台,古徐国都城因此成为了良城县。即公元591年徐州州治迁往新的下邳城(睢宁下邳城),原有徐州城成为良城县。
(七)唐代初年(621年)良城县属邳州,627年后属徐州彭城郡。《新唐书》卷三十八 志第二十八载:“徐州彭城郡,紧。土贡:双丝绫、绢、绵紬、布、刀错、紫石。户六万五千一百七十,口四十七万八千六百七十六。县七:……下邳(上。武德四年以下邳、郯、良城置邳州。贞观元年州废,省郯、良城,以下邳隶泗州,又省泗州之淮阳入焉。元和四年来属。)”武德四年即公元621年,设置邳州,下辖:下邳、郯、良城。贞观元年(627年)废除邳州,下邳县隶属泗州,元和四年(809年)下邳再属徐州彭城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