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学无术口蜜腹剑的宰相李林甫

2020-11-05 21:42:32 作者: 不学无术口蜜

资治通鉴:排斥贤相,独揽大权。李林甫初登相位,在三位宰相中是地位最低的。张九龄、裴耀卿博学多才, 敢于诤言直谏,在统治集团中具有较高的声望。而李林甫自幼不学无术,其文学水平仅能做做笔录,抄抄写写而已,为此还曾闹过不少笑话。

一次,他负责官吏的年度考核升迁时,吏部侍郎韦陟在一个叫严回的选人卷子上批了“杕杜”二字。(杕音di)批语“杕杜”是指此人不能亲其宗族的意思,诗经《唐风》有《搞杕篇》。李林甫不识“杕字”,把“杕杜”读作“杖杜”,并问韦陟:批上“杖杜”二字,是什么意思,韦陟听后啼笑皆非,只得低头装作没有听见。今天看来,这种字比较冷僻,不认识是正常的,但在当时,封建官僚都要熟读《四书》、《五经》,作为一国宰相,却不知其意,甚至读成错字,足见他的文才水平如何了。

还有一次,李林甫的表弟太常少卿姜度生了儿子,做满月时,李林甫前往庆贺,送了个喜幛,还亲笔题写了贺词,但在贺词中竟把常识性的“弄璋之喜”的“璋”字写成“鲍”字。璋是玉器名字,而鲍就是膀,是一种野兽,一字之差,相差何远!当日姜府宾客盈门,见了李林甫所写的贺词,都掩口暗笑不已,闹了个大笑话。

李林甫的文学水平虽然很差,但却精于官场之道和弄权之术,他刻意伪装自己,表面上待人十分恭顺谦和,以笼络人心,即使对某人有切齿仇恨,他也能含而不露,还会极力奉承,以麻痹对方,伺机除去。为了取宠玄宗,他对皇帝近臣太监、嫔妃,不管职务大小,地位高低,见面总是恭维一番,并常常送些金银财物给他们。因此大家都觉得李林甫没有架子,很好相处。李林甫则利用他们了解到玄宗的喜怒哀乐、言行意图,加以揣摩。这样他说话办事总是能迎合唐玄宗的心意,能说出唐玄宗想说的话,办好唐玄宗想做的事。天长日久,居然日益博得了唐玄宗的宠信。

李林甫担任宰相以后,自知才学、资历、声望都不如张九龄和裴耀卿,要能够保住相位独揽大权,必须除去这两个障碍,特别是张九龄。因为张九龄一向对李林甫的为人十分鄙视,唐玄宗决定任李林甫为宰相,向他征询意见时,张九龄对唐玄宗说:“陛下,宰相的人选关系到国家的安危,您任李林甫为相,我看不妥当。他这种人做宰相,一定会给朝廷带来祸害。”但当时唐玄宗对李林甫已很宠信,没能听张九龄的话。李林甫知道此事后,对张九龄恨得咬牙切齿,决计报复,但考虑到当时自己的地位声望还不如张九龄,只得忍耐,等待时机。为麻痹对方他表面上对张九龄恭而敬之,言听计从,曲意迎奉。

唐玄宗统治前期,能勤于政事,认真听取大臣的意见,任用敢于直谏的姚崇宋殿等为宰相,出现了开元盛世的繁荣景象。但皇帝做得久了,便开始怠于政事,渐渐听不进臣下的逆耳忠言了。而张九龄,裴耀卿为人正直,敢于诤言直谏,常常使唐玄宗十分尴尬,弄得他很不高兴。相反,李林甫却事事迎合唐玄宗的心意,所以唐玄宗对张、裴两相越来越不满意,对李林甫却日益倚重。李林甫觉察到玄 宗态度的变化,于是寻找一切机会在玄宗前说张九龄和裴耀卿的坏话。

开元一十四年(公元736年),唐玄宗因朔方节度使牛仙客能忠于职守所领辖区内仓廪丰实,武备精良,政绩显著而想提升他担任尚书右丞相,但遭到了张九龄的反对。张九龄认为,“牛仙客是目不识丁的一介武夫,如把尚书右丞相这么重要的文职委任给他,恐怕群臣不服,让中外见笑,影响朝廷声誉。”唐玄宗听后觉得有理,便说:“那么赐给他封地总可以吧?”张九龄也不赞成,说道:“仙客所做的只不过是他应该做好的本分事情而已,如果每个人做好了本职就有加封,这会引起冒功争赏造成不良影响。”唐玄宗见张九龄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不能称自己的心意,很不高兴,还认为他这是妒忌牛仙客的功劳。

李林甫观察到唐玄宗表情的变化,退朝以后,他单独去见玄宗,说道:“陛下,我看牛仙客的才能足可以为宰相,做个尚书右丞相有什么不能的?张九龄书生气太足了,只知道拘泥于古义,不识大体。天子用人,主要是看的才能,何必一定讲究文学水平如何呢?”唐玄宗听了认为李林甫很有见识,且不专权,对他更加重用,日渐疏远了张九龄。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