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我国宋代时期商业取得极大发展,各类交易更是层出不穷。在这样的背景下,契约的价值得到空前提升,其规范性也得到极大完善。《事林广记》中有个成语叫作:“点指画字”,说的就是在契约或供词等正式行文中按指印和签押。01
也许平时看古装剧时,人们会有这样一个疑问,既然古代没有掌握指纹鉴定技术,那为什么还要犯人去按指印画押呢?还不止是签押供词,在古人订立契约合同时同样会有按手印的桥段,这是怎么回事呢?事实上,古人虽然没有现代指纹识别技术,但并不意味着古人就完全不懂得识别指纹,他们在当时的科技背景下走出了另一条路。对此专家也表示,懂的都是聪明人,只是方法不同而已。
▲古代按手印照片
先来说说什么是指纹。所谓指纹,是人体手指皮肤上突出的纹路,在人出生后3到4个月大时就已经开始生成,到6个月大时就生成结束。指纹会随着人的长大而变大变粗,但其根本的条理却已经定型,不会轻易发生变化。当然非要破坏指纹也不是不可能,比如用硫酸就可以毁掉手指皮肤,指纹自然不存在了,只是这种办法在古代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指纹照片02
据记载,我国早在西周时期时就发现了指纹属于每个人独有这一特点,不过当时人们只是隐隐有了个思路,但究竟如何利用尚不清楚。等到了后来,指纹才渐渐被应用于各种契约、刑事诉讼等需要当事人认同的事件中。
我国最早将指纹运用到刑事案件诉讼的时间大约是2200年前。1975年,湖南云梦县睡虎地出土了十二座先秦末期至秦朝时期的墓葬,其中出土的竹简上就记载了刑事案件相关文书的程式。《封诊式》一书中有《穴盗》一文,其中就有关于手迹的记录。虽然其中没有提到指纹,但是已经有了勘验痕迹的意识。
▲清朝囚犯旧照
指纹鉴定技术则是始于唐代。在唐代的文献记载中,唐建中三年七月十二日,急需银两的士兵马灵芝向报国寺的建英和尚借了一千钱,月息是一分,建英和尚可以随时收走本息,士兵如果无法归还,就要收走所有的财产,因为怕没有凭证,所以按下指印。从这个契约中,我们可以看出唐代的百姓已经深刻意识到指纹对契约可信度的意义了。
▲按上指纹的书契照片
到了宋代,因为经济和商业取得空前发展,社会资本加速流转,交易也从商人为主扩大到全民范畴,这时候契约的重要性就进一步体现出来了。因此指印鉴定技术也在这个时代取得极大提升,宋朝官员在办案时已经掌握了如何验证指纹。有记载的第一个用指纹来破案的官员是大宋提刑官宋慈,这位宋慈同时也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法医。宋慈在自己的著述《洗冤录》中就详细记载过如何收集嫌疑人指纹来断案的经过,这本《洗冤录》也成为后世公认的世界上最早法医书籍。03
相比之下,西方的指纹鉴定技术就比中国晚了千余年。1880年时,英国医生亨利福尔兹在《自然》杂志上投稿讲述自己在玻璃杯上发现人残留的指纹的事,之后经过研究逐步发展这一技术,逐渐就应用到了指证罪犯的案件中。1882年,英国科学家法朗西斯对指纹编码技术有了新的突破,为指纹识别技术奠定了基础。
▲现代指纹识别概念图
对于中国古人而言,虽然没有现代化的指纹识别技术,但盖手印时留下的指纹还是清晰可辨的,如果遇到了需要验证的时候,只需要让当事人再按一个指印,经过仔细对比就可以推断出是否相同。至于指纹造假几乎不可能,不说人们是否有这个意识,单说在古代交通、信息都不发达的大环境下,想要找到指纹相似的人可以称得上是天方夜谭,而人为造假更是无稽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