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已供暖丨在紫禁城中过冬如何取暖?

2020-11-10 15:16:38 作者: 北京已供暖丨

偌大的紫禁城里没有一个烟囱,这说明故宫没有烧炉设备。古代又没有暖气和空调,天寒地冻中皇帝和妃子们又是怎样取暖的呢?

真相出乎你的想象——其实故宫里早就用上“地暖”了。

人们都以为地暖是现代人的发明,其实地暖早在明代就出现了,只是叫法不一样,叫地炕。晚明太监刘若愚著的《酌中志》写道:“乾清宫大殿……右向东曰懋勤殿, 先帝创造地炕于此,恒临御之。”“十月……是时夜已渐长,内臣始烧地炕。”到了清朝,地炕成为主要的供暖方式。

故宫地暖到底是什么样子?

故宫的地采暖叫暖阁和火炕。

紫禁城内的宫殿大多设有火炕,炕下有火道,与如今北方农村中的火炕相似。另外,清朝的皇宫中还设有暖阁,其实就是根据火炕原理改造成的地下火道。《宫女谈往录》中,慈禧太后身边的宫女就曾回忆道:“宫殿建筑都是悬空的,像现在的楼房有地下室一样。冬天用铁制的辘轳车,烧好了的炭,推进地下室取暖,人在屋子里像在暖炕上一样。”火炕内设有炉膛,并与殿内火道连通,由专门负责司炉的太监在此点燃火炭,殿内循环的火道就会产生热流,烘热地面,殿内温度随之逐渐上升,以达御寒目的。坤宁宫东暖阁,如今还能看到这种取暖设施。晚明太监刘若愚著《酌中志》:“乾清宫大殿……右向东曰懋勤殿,先帝创造地炕于此,恒临御之。”“十月……是时夜已渐长,内臣始烧地炕。”可见在明朝宫中就有此设施了。

由于火炕、排烟道均在室外,既可避免烧烟火污染室内空气,又能防止煤气中毒,既安全、卫生,又经济、实用。其实这种取暖方式并不是明清人的发明,早在魏晋时代就已出现。那时的东北地区已有“火炕取暖”的记录,从北京故宫到沈阳故宫,明清皇家都在使用这一古老实用的取暖方式。这两处故宫,当年建的火炕、烟囱等现在都还能看到。

妃嫔们的取暖利器:炭炉和手炉

冬季紫禁城的宫殿内还会陈设炭炉用来取暖,称作熏笼。熏笼的制作十分精美,分为盆和笼两部分。大的熏笼重达数百斤,通高1米多,或3足,或4足,有的是青铜镏金的,有的是掐丝珐琅的,十分华美。如今,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坤宁宫内,都可以见到当时陈设的熏笼。

除了大的熏笼,还有一种小的炭炉,随手可以提动,放在脚下暖脚的叫脚炉,用来暖手的叫手炉,它们的制作更加精美讲究。当然,这种小的炭炉只有皇帝皇后及妃嫔们才能使用。手炉通常是放置在火炕上或炕桌上的,手炉上端设有提梁,根据主人的意愿,可以由太监或宫女随时移到适宜之处。到清朝时手炉已经是工艺品,轻便小巧,可以随身装到袖子里。

分配木炭数量彰显地位尊卑

皇宫内无论是炭炉还是手炉脚炉,里面承载的木炭都是最优质的“红罗炭”。这种炭是由涿州、通州、蓟州、易州以及顺天府所辖的宛平、大兴两县用硬实木材烧制的。成炭以后,运送到西安门外存贮,按尺寸锯裁,盛入涂有红土的小圆荆筐内,再送进宫里使用,所以名为“红罗炭”。

在如今的西皇城根大街,有一条名为红罗厂的胡同,其名由来,就是因为明清时此处有供应红罗炭的衙门而得名,这里其实是皇家木炭的包装厂兼库房。每年入冬之前,红罗厂都要从外地十几家炭厂收集木炭。这种“红罗炭”乌黑发亮,燃烧持久,无烟无味,灰白而不爆,不会污染室内的空气。清乾隆年间,宫内按份例供应木炭:皇太后120斤,皇后110斤,皇贵妃90斤,贵妃75斤,公主30斤,皇子20斤,皇孙10斤。地位不同,长幼尊卑有别,给予的温暖也就有所不同。看来即便是为了最基本的冬季不挨冻,妃嫔们也要将争宠进行到底!

皇宫“供暖领导小组”:营造司

明清两代的皇宫,冬季大多都是烧炭取暖。为此,宫里专门设置了负责冬季“供暖”事务的机构,如惜薪司,就是专管供应皇宫内薪炭的。惜薪司下共设三个机构:一为热火处,设八品首领太监3名、太监50人,专管安装火炉,运送柴炭;二为柴炭处,有首领太监2名、太监25人,专管柴炭的存储和分发;三为烧炕处,有首领太监2名、太监25人,专管点火烧炕。另外,各宫殿还有若干名太监听差,专管宫内的火炉、打更和守夜。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