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阿哥正自鸣得意,打脸的人来了,四阿哥胤禛甩掉雨衣,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儿臣胤禛有话要奏。康熙问道:你去做什么去了,怎么才来?胤禛道:儿臣去户部,核查临近省份存量和户部存银去了。这时十阿哥立马出来反驳:户部本是八哥该管,四哥这是越俎代庖。十阿哥这句话把老八装进去了。
康熙问道:胤禛,你听见十阿哥的话了,你怎么说?胤禛道:户部是八弟该管,但皇阿玛曾经说过,让儿臣随时留意各部事宜,有什么情况向皇上和太子禀报。康熙道:那么你说说你核查的结果。胤禛痛心疾首的道:拒儿臣所查,临近省份以无粮可调,户部能拨出的款项不足五十万两。胤禛说这段话的时候,明显可以看到八阿哥的表情变化,像是被揭穿了一样。接着,胤禛还递上了详细数据。
当康熙站起来拿到这份数据看的时候,真是震惊加失望,骂道:这么多年把国事交给太子和你们这些皇子协同办理,还有你胤禩,还说什么天灾,说什么么在户部拨款的屁话,你主管户部,亏空如此,你居然不知道?国事让你们办成什么样子了?这是来自灵魂的拷问,明显是对太子和老八不满,老八刚还信誓旦旦的大言不惭,结果直接被胤禛打脸了。
八阿哥主管户部,户部的的情况他肯定是知道的,明明知道还在那惺惺作态,他以为其他人不会核查详细数据,抱着侥幸的心理,结果出了事情,被四阿哥给查了出来,瞬间被打脸。太子胤礽的表现更是差劲,出了事情,一个劲的推脱责任,而只有四阿哥胤禛在切切实实的办事,对比之下高下立判。随后,四阿哥胤禛主动请缨和十三阿哥去江南办理赈灾事宜。
皇子们真的缺钱吗?他们借款的原因是什么
胤禛和十三爷去江南赈灾,国库拿不出银子,他们只好就地从盐商身上强行募捐,暂时解决了当务之急。而这些盐商大都是九阿哥胤禟的门人,此事得罪了八爷一伙。回京之后,胤禛和胤祥汇报了赈灾事宜,康熙表示,他们的用心是好的,但办法显得不高明,这也不是长久之计,接着留下四阿哥胤禛深谈,聊过之后,康熙觉得胤禛有治世之才,胤禛主动请缨核查户部欠款,并要求带着十三阿哥一起,但被康熙拒绝了,康熙要他做一个孤臣。就从这时开始,康熙其实已经属意胤禛了。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欠款数目之大,欠款人数之多,欠款人之大,都令人胆寒。上至太子,下至官员皆有欠款。官员且不说他们,皇子们真的缺钱吗?答案是肯定不缺的,光是一年的俸禄银子都在万两以上,太子更多,每个皇子还有康熙给的庄子,一个庄子一年至少有几万两银子的进项,他们每个人不止一个庄子。还有其他收入,底下门人的孝敬,甚至挖人参,挖金矿,向老八一伙盐商就在向他们进贡,所以,皇子们根本不缺钱。
欠款的皇子有三人,太子胤礽,三阿哥胤祉,十阿哥胤䄉。那么他们为什么借款呢?借款做了什么?我来一一分析。
太子胤礽是头号欠债大户,借了五十万两之多,他借钱做了什么呢?买庄园,今日置一处庄园,明日起一座宅院?作为太子万里江山有朝一日都是他的,他为什么还要还要营造私巢呢?
太子胤礽这是求田问舍,用的是古人的策略,韬晦之计,和光同尘,向皇上表明自家没有野心罢了!他这法子,也算用心良苦,若遇上寻常皇帝,太子这策略用得还算得当,但偏偏遇上康熙却不灵了,康熙是什么人,明君,洞若观火,明察秋毫,是难得的圣君,太子的策略就落了下乘了。康熙本来就已经对他不满了,让他监国,监的稀巴烂,干啥啥不行,这次的事更是让康熙对他失望透顶了。
三阿哥胤祉是所有阿哥里面喜爱结交文人的一个,自己本身文化底子扎实,喜欢著书,《古今图书集成》就是他带着一帮文人完成的,他用的策略是贤字,投康熙索好,想以此赢得圣心,他也借了户部三十多万两银子,名义上是著书,所以,康熙最后给他拨款还钱,其实,他也有自己的动作,派他的门人孟光祖,到各地官员跟前游说,所以,他借的钱有一部分用在结交官员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