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低估的杨坚,开皇、圣人可汗为啥籍籍无名,李世民:呵呵

2020-11-12 20:05:43 作者: 被低估的杨坚

导语:李世民:此人性至察而心不明。夫心暗则照有不通,至察则多疑于物。又欺孤儿寡妇以得天下,恒恐群臣内怀不服,不肯信任百司,每事皆自决断,虽则劳神苦形,未能尽合于理。朝臣既知其意,亦不敢直言,宰相以下,惟即承顺而已。

开皇九年(589年),隋朝名将韩擒虎攻入建康活捉陈叔宝,次年使臣韦洸等人安抚岭南,冼夫人率岭南诸州并入隋,自304年便分裂的南北终究又合归一处。

虽说隋成就了那个时代君王梦寐以求的大业,然而隋文帝杨坚并没有因此志得意满,相反长期的祸乱使得疾苦良多,对此杨坚选择了休养生息,减赋税、推均田、建官仓,开皇之治可谓不输后世的贞观之治。

可以说,杨坚实实在在地被历史低估了,而这与李世民便有着很大关系。虽说,隋唐原本乃是亲戚,但李唐是代隋而来,因此自然不愿大书特书隋的风光事迹,开皇之治也就因此籍籍无名。

杨坚出身关中世家,父亲杨忠乃是北周的柱国、随国公,因此十七岁那年,杨坚便成了骠骑大将军,甚至还开了府。自然,这些是杨坚晋身的一大助力,但若说仅靠家族却有些偏颇,毕竟同样身份背景甚至更高的哥们也没能如此。

李世民曾说杨坚乃是“欺孤儿寡母以得天下”,581年隋代北周,9岁的北周静帝便是杨坚的外孙,这自然是以权压人的所谓禅让,同年静帝宇文阐被害,如此讲来李世民的评论却也没错。然而,李世民又有何资格谈论此事呢,只能说“奈何生在帝王家”罢了。

假若北周武帝宇文邕活得足够长也就罢了,这是一位极具能力且关心疾苦的帝王,然而虎父犬子,继任者宇文赟的荒唐注定了杨坚的崛起,开皇之治也奠定了此后隋唐盛世的基调。

彼时,突厥汗国是北方最大的隐患,加之北周千金公主一再吹枕边风,因此隋文帝采纳了长孙晟“远交近攻、离强合弱”的策略,驱虎吞狼使得隋朝不再顾忌北方,得以腾出手来解决南朝。然而,杨坚还有着后手,此后三年时间里又动员了数十万人修缮朔方灵武一带的长城,足见杨坚的谨慎。

事实上,隋灭陈之战也不过两月有余,自恃“长江天堑”的陈后主如何能与雄心进取的杨坚所比?杨坚灭陈是有着多方考量的,陈朝每每都步入隋挖好的“陷阱”,背后皆是隋上下智慧的结合。

盛唐景象至今依旧赞不绝口,然而隋朝在其中也发挥了不少作用,可以说唐的强盛是建立在隋的探索上的。开皇之治,隋朝结束了此前西魏的鲜卑化政策,又将九品中正改为了五省六曹(五省六部),这些都为唐以后的三省六部以及科举等奠定了基础。

世家大族可谓是李世民在位时期最大的烦恼,隋文帝杨坚便有着输籍定样的策略,这是针对南北朝以来户口隐匿严重的纳税办法,不仅有效抑制了豪强,也增加了收入,自然也为李唐所借鉴。

北周吏治严酷,为此杨坚修订了《开皇律》,如灭族刑便被废除,五刑制中上千条严苛的刑罚被免去,甚至还定制了死刑复奏制度,足见隋律较之以往的进步与宽厚。

近些年来,隋朝的粮仓颇引人注意,存粮百万石以上的粮仓也不在少数,隋亡二十余年后,监察御史马周还对李世民说,“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1969年在洛阳发现的含嘉仓遗址便是隋朝粮仓,其面积达45万平方,内含259粮窖,其中一个有着50万斤炭化的谷子,可想而知隋朝的强盛富足。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