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族的始祖契和唐尧、虞舜、夏禹有什么关系?

2020-11-13 00:04:52 作者: 商族的始祖契

商族的始祖契和唐尧、虞舜、夏禹同时,《史记·殷本纪》说他曾“佐禹治水有功”,被舜任命为司徒,说明他们曾共处于一个部落联盟中。传说契的母亲简狄吞玄鸟卵,“因孕生契叶。这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社会阶段的反映。但是,自契开始已完成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过渡,因为契以下的世系分明,都是按父系排列的。

自契到汤的前一代示癸为先公时期,大体相当于历史上的夏代;由汤灭夏之后,一直到最末的商王帝辛,是历史上的商王朝。<史记·殷本纪》、《世本》、《竹书纪年》所载的一系列的父系商世系,大部分在甲骨文中基本得到证实口父系氏族社会的建立,是与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相联系的。

商族在先商时期,一直有着比较发达的畜牧业。历史记载的古代传说中,有关这方面的反映不少。如说商的远祖“相土作乘马蚪、“胲(亥)作服牛”。王亥是先商时代最显赫之祖,卜辞称他为高祖。这个故事,据《山海经·大荒东经》说,王亥带着牛羊到有易去从事放牧,被有易的酋长杀掉,牛羊也被掠夺了。

《易经·大壮》芟辞说:“丧羊于易”,《旅》爻辞说;“旅人先笑后号眺,丧牛于易。”这也是说王亥丧牛羊于有易的同一个故事。可 是汉以来的经学家却把“有易”之“易”都错误地说成难易之易足证这个故事,至迟到汉代已经不清楚了。

《楚辞·天问》和《古本竹书纪年》也有这个记载:

该(玄)柬季德,厥父是蜮,胡终弊于有扈(有易),牧夫牛羊?……有扈牧竖,云何而逢?……恒秉季德,焉得失朴,牛?……昏微遵违,有狄不宁。(《天问》)殷王子亥,宾于有易而淫焉。有易之君标巨杀而放之。

是故殷主甲微假师于河伯以伐有易,灭之。遂杀其君概臣也。《山海经·大荒东经》郭埂涟引《古本竹书纪年》)上面引的这两段记载,透露了先商时期的经济生活,在相土、王亥时代,他们还处在一种游牧经济比重很大的社会。相土作乘马,王亥作服牛,开始利用畜力为人类服务,使社会生产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生话自然也有了改善。王国维认为王亥为始作服牛之人。夏代奚仲作车,或尚以人挽之,至相土作乘马、王亥作服牛,而车之用途益广。又引《管子·轻重戊》云,“殷人之王,立帛牢服牛马,以为民利,而天下化之。”可见相土、王亥对先商畜牧经济作出了贡献。王亥、王恒、上甲微三人与有易发生激烈的冲突,王亥被杀,上甲微复仇。可见他们三人都是对商族的生存有大功的人。殷墟卜辞中可以看到他们都特别得到其后世子孙的崇敬。见于甲骨卜辞的有下列诸薛:

贞坐于王玄囊三百牛o (《后》上28.1)贞坐千王玄啪牛,辛蛮用o(《前》4.8)癸丑卜,争,贞坐口伐自上甲至于多固o(《前凇.42.5)乙未贞,其聿自上甲十又三示牛,小示羊o(《后》上28)对王亥一次要用40头牛,甚至300头牛来祭祀,可见其隆重程度。祭上甲而日“自上甲”,足证上甲微实居先公先王之首o《:国语·鲁语》也谓:“上甲微能师契者也,商人报焉。’’《天问》对先商历史的记述,也是从王亥、上甲微开始。可以推测,先商历史在王亥、上甲微这一时期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前是神话传说,自此以下可能便逐渐进入信史时代。

前面我们曾说到商族在建立王朝以前,是一个迁徙频繁的氏族或部落。史称汤以前凡八迁,是否确为八次,倒不必拘泥,意思是说屡迁而已o为什么屡迁?前人有谓避河患。但是他们迁徙的地址,总不出沿着河水、济水两旁的区域,若真的是为避河息,前车之鉴,自应远离河、济。为什么搬来搬去,总不肯远离这个“河息”泛滥之区呢?对于他们屡徙的根源,还是要用社会经济的眼光去看待。

我们已经说过先商的氏族还在过着游牧或游农经济生活。

这个时期他们尚停滞于父系氏族社会阶段。游牧或游农氏族社会与城郭居民的社会不同,他们随水草而居,不能长期定居于一处,这恐怕就是“股人屡迁,前八后五”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