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十年正月,明宣宗驾崩,将偌大的帝国留给了不到九岁的朱祁镇。宣宗遗诏,嘱托自己最信任的领导班子——“三杨”、胡濙、张辅五人辅佐新君,同时宣布“大事白皇太后行”,暂时由皇太后张氏执掌帝国最高的军政大权。尽管皇太后张氏已经年迈,也不得不为了幼主,勉为其难再操上几年的心。
当时有不少朝臣建议张太后垂帘听政,但是张太后以不能破坏祖宗之法为由拒绝了。张太后决定对辅政大臣充分授权,充分发挥内阁的作用,朝政均由三杨等决议施行。三杨历经四朝,尤其是仁宣时期的经济繁荣发展、国力蒸蒸日上,三杨是功不可没的,张太后如此决定实际上不改变仁宣朝局的结构框架,延续仁宣朝的政令法度,以期能够延续仁宣盛世。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或许张太后以及三杨等首辅大臣有这样的美好心愿,小皇帝朱祁镇却不这样想。
别看朱祁镇年纪小,但是对权利的渴望并没有因为年纪小而有丝毫的衰减。太监王振敏锐的发现小皇帝的想法并果断与朱祁镇站在同一阵营为他出谋划策。
第一步树立权威,挑大臣的一些小毛病来找茬。兵部尚书王骥关于西北边情的对策方案,迟迟没能报告,借此机会以拖延的名义,将王骥与兵部侍郎邝野一起下狱。没过几天有御史弹劾科道官不作为,小皇帝下令将御史、给事中各打20大板。被打过之后的御史言官们马上反应过来,原来朝廷现在在刮广泛检举违法乱纪行为的风,纷纷上书弹劾,专挑官阶大的弹劾,从国公、侯爷、驸马到尚书、都御史,全都有瑕疵。小皇帝照单全收,或下狱或贬谪,充分行使了他皇帝的赏罚大权。
第二步插手政事,事儿怎么办得皇帝说了算。按照程序,全国各地上来的折子先由内阁起草处理意见,叫做“票拟”,然后上承皇帝定夺,由司礼监根据皇帝的旨意批红盖章,下发执行。现在由于皇帝年幼,御批定夺这一步就省了,直接由司礼监批红下发。皇帝既然想要插手,只需要在司礼监批红时直接下旨就行了。
王振自朱祁镇登基之后就当上了司礼监秉笔太监,每天和内阁票拟批红打交道,在小皇帝插手政事这儿能出不少主意。两个人搞这种小动作,很快引起已经是太皇太后的张氏注意,于是就上演了这样一幕。
一日,五位辅政大臣得太皇太后旨意入朝觐见,到了偏殿发现皇帝也在,太皇太后的女官皆佩刀侍立在大殿两侧,侍卫也比平时严肃,似有大事发生。五位辅臣见礼后,与太皇太后叙话,无非是近日朝中上下的事,太皇太后静静听着。不一会太监王振觐见,太皇太后登时变了脸色,怒斥道,“你近日教唆皇帝,理应处死!”,说话间,女官的刀剑直抵王振脖颈,只待太皇太后一声令下,就可以削掉他的脑袋。小皇帝一慌,赶紧跪下为王振求情,五位大臣也顺势跪下求情。太皇太后这才缓和下来说,“这种人自古以来就祸害家国,今看在皇帝和五位大臣的面子上,留你一命。”
如果此时能杀掉王振,可能就不会发生后面一系列悲剧了。更让人不解的是,太皇太后、五位辅臣已经察觉到王振不是一个老实本分的,很可能会教坏皇帝,祸害家国,应该当机立断除之才是。况且以太皇太后的威望地位,杀掉一个王振轻而易举,小皇帝也不能怎么样。
但是仅从这一件小事,仔细分析就发现,太皇太后、首辅大臣对当前朝局的态度。其实太皇太后并不是真的想杀王振,就像前面所说,以太皇太后的权利和手段,想杀掉一个太监何必如此大费周章,随便一道懿旨就可以了。太皇太后这出自导自演的戏码更像是在告诫皇帝,要亲贤臣,远小人,否则杀掉一个王振,还会有李振、张振。同时也对王振是个严厉警告,如果能就此收手,从此谨言慎行对皇帝也有好处。首辅大臣自然也能领会太皇太后的意图,况且王振的背后是小皇帝,王振的所作所为很大程度上都是小皇帝授意的,同意杀掉王振就等同于在反对皇帝,小皇帝迟早是要亲政的,现在把皇帝得罪了,将来等太皇太后去世了,万一小皇帝算起账了,就不美了。五位老臣都是历经四朝的官场通达之人,为身后计,拎得很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