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东华门发现一把铜勺,上面写着五个字,破解了明朝火器的秘密

2020-11-13 08:54:47 作者: 南京东华门发

南京明故宫已有近700年的历史,是中世纪时期世界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群,其历史风韵令人赞叹不已。可是您也许不知道,在南京明故宫之下,还埋藏着许多明代文物,后世考古学家就曾在此处挖出了一把火铳以及一只铜勺,铜勺上还写着“重二两五钱”字样。铜勺的作用究竟是什么?“重二两五钱”又诠释着怎样的智慧?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公元1353年,此时朱元璋已经占据金陵(今南京),并成为了当时最具有潜力的皇位争夺者。正是因为如此,朱元璋便采纳部下南京城“虎踞龙蟠”适合建都的建议,于13年之后宣布正式修建“帝王之宅”,最终征发军民工匠20多万人,建成“吴王新宫”,后改为“皇城”,后世亦称为“南京明故宫”。

南京明故宫是明朝京师应天府的皇宫,也曾有过“紫禁城”之称,皇城面积6.53平方公里,工程面积大约为1.16平方公里,被称为是中世纪时期的“世界第一宫殿”。

上世纪80年代,南京文物保护单位南京明故宫进行了一次大型的修缮活动,而正是此次修缮工程,也意外挖出了不少文物。在南京东华门附近,文物专家们从地下挖出了一把火铳,该火铳锈蚀程度较高,且只剩下了火铳管。在火铳出土地不远处,还有一杆铜勺静静地躺在它的身边,身上同样沾满了绿色铜锈。出于文物保护的目的,文物专家们便将其运送至实验室,进行下一步的研究调查。

明朝的时候,火器的发展已经到达了高峰,明代火器品种颇多且形式复杂,能够多达几十种。其中包括火铳、手铳、并联火箭、有翼火箭、多级火箭等等。

从宋代开始,突火枪便已经被应用于战场之上,后经发展,逐渐演化为火铳。元代统治者重视火器,百年之内曾研制出了盏口铳以及手铳,元末战争时期,两种火器曾大量被元军以及起义军使用。火铳是明代神机营士兵普遍装备的武器,相比于同时代其他火器,其发射距离较远且威力巨大,属于凌驾于冷兵器之上的“神器”。

在实验室之中,文物专家们对火铳铳管以及铜勺进行了科学清洗,锈迹逐渐被洗掉后,它们的“真面目”才逐渐显露出来。火铳铳管长约20厘米,内壁从内至外逐渐增厚,并刻有粗糙膛线,枪管断裂处明显为腐蚀所致。在南京东华门与火铳铳管同时出土的铜勺,全长155毫米,勺部长84毫米,勺柄长71毫米,横幅宽28毫米,两侧皆有内凹。除此之外,铳管之上还刻有五个字,即“重二两五钱”,显然是一个重量的数值单位。

此时一个问题出现了,“二两五钱”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最初的时候,文物专家们猜测,其很可能是铜勺的重量,不过这一想法很快遭到了否定,虽然铜勺因为生锈而导致重量损失,但是根据青铜的密度以及铜勺的体积来看,其本身重量要远远超过该数值。

直至后来,才有专家恍然大悟,认为该铜勺的宽幅与铳管直径大致相等,也许就是负责向铳管填装火药的勺子。如此一来,所谓的“二两五钱”,便有可能是勺子所能盛放的火药量。

如此猜测是否靠谱?文物专家们并不敢贸然下结论,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想,专家们根据史书记载以及火铳铳管形制,对火铳进行了完整的复原。与此同时,专家们还依据猜测,用药匙酌取火药放入铳管。事实证明,专家们的猜测一点都不差,在向还原的火铳内添加火药时,药量一旦过少,则火铳的铅弹发射就会变得无力,而药量过多时,则会发生炸膛的现象,唯独将药量保持在二两五钱时,火铳的发射效果最好。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