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一级战斗英雄吴志洲:攻如尖刀 守如磐石

2020-11-13 12:50:55 作者: 抗美援朝一级

英烈简历吴志洲,1925年生,河南原阳县人,生前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0军120师360团3营8连排长。1947年3月入伍,1948年1月入党。在解放战争时期,被授予“战斗模范”荣誉称号。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后,1951年4月在守备都坪里503.9高地战斗中,与敌苦战四昼夜,负伤不下火线,毙伤敌人50余名。战后,志愿军总部给他记特等功,授予“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同年被选为志愿军英雄代表,回国参加了国庆观礼。1952年6月5日,在朝鲜抢渡礼成江执行任务时光荣牺牲。

入葬情况1952年12月23日,吴志洲入葬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墓地番号西区五排九号。

2020年10月24日,抗美援朝一级战斗英雄吴志洲烈士雕像落成揭幕仪式在河南省新乡市烈士陵园举行。吴志洲烈士能被当地所关注,还得感谢《沈阳日报》寻亲小组2008年的寻亲行动。

吴志洲留下的相关资料中,籍贯为“河南阳武县”。在当初找寻烈士亲属过程中,由于找不到“阳武县”,以致英雄牺牲后,一直联系不上烈士家人。《沈阳日报》的寻亲报道引起了当地有关部门的关注,经有关方面多方比对查找线索,确定吴志洲的籍贯应为新乡市原阳县。烈士家人终于找到了,烈士遗物也送到了烈属手中。

志愿军战士顽强阻击敌人。资料图片

攻打锦州时成战斗模范

吴志洲16岁被日寇抓到东北矿山做劳工,受尽了残酷压榨。东北光复后,他又被国民党军队强征当兵,受到欺凌。1947年3月,他参加人民解放军,生活才算有了奔头。在党的培养教育下,吴志洲作战勇敢,工作积极,很快成为机枪射手。

1948年2月11日,吴志洲所在连队与兄弟连队奉命向团山子守敌进攻。部队秘密接近村子后,占据有利地形,吴志洲紧瞪双眼寻找敌人的火力点,等待进攻命令。进攻命令下达后,连长高喊一声:“机枪掩护,其余跟我来!”吴志洲对准敌火力点打了几梭子,两个火力点顿时成了哑巴。吴志洲正要提起机枪进村时,团首长让他给连长传话,8连向翼侧迂回,不能让敌人跑掉。吴志洲带着首长的命令冲进村子里,一时找不到连长,他就向村中枪声最激烈的地方奔去。突然,胡同里跑出20多个人来,吴志洲忙问:“你们是8连的吗?”见没人吭声,他发觉情况不对,马上端起机枪准备射击。一个敌人上来用手把他的枪管推开了。他急中生智,从腰间拔出一个机枪梭子猛打敌人的手,这个家伙疼得松开了手。吴志洲得手后,扣动扳机就是一梭子,几个敌人应声倒下,没死的敌人撒腿就跑。吴志洲没有恋战,继续前进,找到连长后,他向连长及时传达了上级命令。战后,吴志洲荣立一大功。

10月中旬,在锦州攻坚战斗中,吴志洲两次负伤,他仍坚持扫除敌人障碍,保证连队顺利完成穿插任务,被师授予“战斗模范”称号。

带领5班坚守503.9高地

1951年3月,抗美援朝战场上,敌连续遭我三次战役打击后,以大量兵力疯狂反扑,志愿军全线实施运动防御,以杀伤消耗敌人。吴志洲所在的8连奉命守备“三八线”附近都坪里以西503.9高地,阻击北犯之敌。该高地东有公路,南通抱川,北通铁原,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4月11日清晨,敌集中10余架飞机、28辆坦克和数十门大炮对8连阵地狂轰滥炸。上午9时,8连左前方小高地阵地被敌占领,连长决定让吴志洲带5班拔掉这颗钉子。下午,天上下着细雨夹带着雪花,吴志洲带领5班冒雨反击,不到5分钟就夺回了阵地。一阵手榴弹打得敌人屁滚尿流,敌死伤12人。接着,他们又对逃敌发起追击,连续收复两个小高地,毙伤敌人15名。

为避敌炮火反击,吴志洲率5班撤到反击下来的第一个小高地的反斜面隐蔽起来。吴志洲布置战友王洪义到右侧山沟旁担任警戒,叮嘱他说:“山沟底下可能有敌人在集结,如遇上就给他们手雷。”果然不出所料,当王洪义爬到沟边时,看见几十个敌人正在集结。他掏出手雷扔了过去,轰的一声巨响,十几个敌人倒下了。

这一整天,他们没有吃上饭,没有喝口水,棉衣都淋湿了。好不容易熬到天亮,敌人又开始进攻了。一颗迫击炮弹在吴志洲身边爆炸,他只觉得头像灌了铅一样沉,眼冒金星,耳朵什么也听不到了。他费力地拍掉身上的石块和泥土,发现自己右臂负了伤,但他坚持不肯离开阵地。天黑后,连长派4班替换下5班,吴志洲和5班撤至排主阵地。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