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碍清朝变革的三股力量!

2020-11-13 16:52:03 作者: 阻碍清朝变革

最终做成此事的,并不是林则徐、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这批晚清名臣,反而是在做官、功业、清誉等很多方面都远不如他们的李鸿章。甚至可以说,晚清铁路的修建与否,已经与李鸿章个人画上了约等号。

究其原因,在于李鸿章是一种桥梁型的人物,李鸿章一方面是出身科举,写得一手好文章,是典型的文人士大夫,但同时他又是洋务派中最重要的人物。

因此,不管是守旧派还是维新派,他都能说上话。两派也都觉得他在某些事情上,能为自己所用。

面对阻碍,破局需要同时具备两种行为,即目的与手段。有的人意图坚定、手段强硬,是坚定的强硬派;有的人对目的并不很坚持、态度上也十分温和,是温和的温和派。

而 李鸿章是最最稀有的一种人,他是意图强硬的温和派, 因为在强大的阻力面前,想让火车替代马车,不仅要有知识常识,还要有足够大的权力,但更需要谋略与韧性。

他明白文明大势之所在,但文明大势本身无法说服那些顽固的保守派,“用态度满足一方,用行动满足另一方”,而这正是打破僵局的最好办法。

1872年,李鸿章第一次直接上奏,力陈火车的好处,中央不置可否。为了促使清廷直面真相,李鸿章软化态度,针对三股阻碍,陆续做了四大布局:

◎策动舆论,进行“意识形态自卫”

雷颐老师在《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中写道:李鸿章针对保守派的观点一一击破,一方面,用圣人反圣人,论证现在修建铁路,与中国古代圣人“服牛乘马”的本质是一样的,目的都是以济不通、以利天下。

另一方面,强调使用机器是“此天地自然之大势”,靠道德文章是无法遏止的。

◎串联督抚,建立协作系统,安抚地方势力

借中俄伊犁冲突一触即发之际,局势动荡之际,李鸿章迅速令地方督抚刘铭传上了一道折子——《筹造铁路以图自强折》,雄辩地指出:“自强之道,则在于急造铁路”,铁路并未破坏稳定,恰恰在维护稳定。

◎“暗度陈仓”,不浪费每一次时机

李鸿章知道修铁路不能成为国策推行,于是便“日进一卒”,把每一小步得到的结果,作为下一次的起点,逐渐逼近了自己的目标。

便通过“土政策”借机施行。以为海军衙门供煤的名义,开始偷偷动工修建开平煤矿至胥各庄的铁路。

一年后,等这条约十公里的铁路建成后,他才正式奏报清廷,并有意将其说成是“马路”——就是那条有名的“马拉火车”。

◎打通“上层路线”,请权威站台

等暗地准备工作基本完成,为了让慈禧太后尽快拍板,李鸿章又撺掇光绪皇帝,建议首先在西苑让慈禧太后体验一下乘坐火车的感觉。

结果,在太后体验的当天,就批准了上一年冬天李鸿章兴修铁路的奏请。慈禧太后成了铁路的“代言人”,从此,大清国不再为“是否”修建铁路而争论,转移到为“如何”修建铁路吵闹了。

自1872年提出奏请,到慈禧1889年同意,中间已过去整整17年。正如雷颐老师在《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里写道:“李鸿章要做官,又要做事,要维新,却首先要自保。读李鸿章,就是在读清朝这个老大帝国的凄凉晚景。”

03

有追求,才会陷入变革的困局

个体的志向高远,有追求,领先他人,才会意识到变革的存在,推动时才会受到阻碍。安然待在原地的人,不会理解另一些人胸腔里的窒息。就像晚清的保守派,至死都未必觉得个人与国家需要变革。

面对时代变革,每个人都在试图创造历史,也都在被历史裹挟着前行。在每个人的小命运之上,都有着无法摆脱的大命运。正如李鸿章所自嘲的,自己的一生只是风雨中的“裱糊匠”,时代环境能给他提供的舞台已经败落,面临着“舟大而水小”的困局,动几下就要搁浅。

但也正是在这样的重重阻碍中,李鸿章推着中国走上了现代化进程的第一步,不仅仅是铁路,在中国近代史上,有许多项“第一”与李鸿章直接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