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长乐夜未央。
从黄巢之乱结束,开始群雄争霸,到北宋统一,经历了近100年时间,完全可以和三国鼎立相比肩。而乱世拖的如此之长,一个关键点是乱世群雄第一代人,如朱温、李克用等人,别说统一天下,连统一北方都做不到,李存勖和朱温儿子第二代之争,又以诡异的同归于尽先后败亡而告终。
如果换个局面,无论李克用还是朱温第一代人就统一北方,然后第二代上台后横扫南方,如此北宋开国边疆形势,未必是后来的劣势吧?为什么这一次天下群雄割据,会持续如此之长的时间?
黄巢之乱结束后唐中央威权已经荡然,如唐昭宗那种做法是早死,但是就算换个老成的,多半也是等死,除非真有神武之主,然而这对末年王朝长于深宫之主,根本是不可能实现的要求,则可以不论,而有唐中央在关中,则关中各镇兼并受到很大影响,则关陇无能为力在意料之中。
而河北三镇在唐中后期割据已久,暮气已深,所谓自守之贼也。而巴蜀偏安有余,进取不足,江南高骈作死把大好局面赔了出去,杨行密苦战而统一南方,先手尽失,自己又早死导致内部动乱。如此历史乱世争鼎的四大地理主角,关中河北江南巴蜀,这一次都成了配角。
金交银边草肚皮,四边角成了配角,四边之地,湖广被黄巢之乱和之后秦宗权之乱搞的一团乱麻无力整合,汉中地小而窄。则天下争雄实际是由两大主角,是河东这个银边的李克用,和草肚皮起家,兼并了山东这个银边的朱温争霸的大戏。
这两人一个属于黄巢余党,一个则是李氏父子之乱失败后,以勤王为名东山再起获得了河东镇,倒是棋逢对手。
从表面来看,李克用势力和战力远强于朱温,河东形势也远胜于朱温的宣武镇,晋阳天下雄城,更远胜于无险可守的汴梁,李氏可谓占尽天时地利。
然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朱温善于得人,对内善于抚民,对外善于合纵连横。相比之下李克用缺乏政治头脑和战略眼光,又因为势力强大而被各方忌惮合纵以对,以至于李克用多年战争毫无作为,入关中勤王而不能挟天子以令诸侯,又不能控制关中,和河北三镇战争多年,能兼并而不能凝,被李克用一度控制的河北各镇先后又叛之。
朱温则一方面对内善于安抚民众控制军队,一方面对外善于合纵连横,明明处于四战之地却能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周边强敌。先联合消灭秦宗权这个最强的竞争对手,然后苦战灭掉朱氏兄弟,至此则黄河淮河之间,朱温已经一家独大稳坐中原霸主。而且由于李克用的强势和幽州的威胁,反而让河北中南部各镇都站在了朱温一边。由此开启了朱温的颠峰时期,从几次围攻晋阳到夺取河东崤函西进关中击败李茂贞,再到兼并淄青和南下夺取湖广,朱温的胜利达到了顶点。
然而朱温失败的隐患已经埋下。在朱温决心平定幽州的关键时刻,以潞州丁会投奔李克用爆发了出来,这之后的夹寨之战等的失败以及刘知俊叛乱,只是终结了朱温死前确保对河东和幽州绝对优势的努力,但是考虑到朱温的寿命,平定北方的大局早在潞州丁会投奔李克用,朱温从河北撤军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
那么纵观朱李之争,可以说,李克用确实是不如朱温的,如果说一代更有可能统一北方的,实际是朱温,那么朱温终究功败垂成的转折点在哪里呢?
个人觉得,关键在于朱温入关,从事后看可以说朱温入关之日,就是他注定不能统一北方之时。为什么这么说?
在朱温入关之前,他已经基本统一了中原(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淮河以北,也就是唐河南道),对河北中南部实现了羁縻,重创了幽州,正在围攻河东,之前两次围攻虽然功败垂成,但是已经重创了李克用,晋阳天下坚城,河东表里山河,一鼓而下是不现实的,但是不断蚕食李克用的地盘,最终以关东围攻孤城一隅之地的李克用,迟早能把李克用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