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与马共天下”,这场对弈,还是皇帝笑得更开心

2020-11-15 07:17:43 作者: “王与马共天

导读:“王与马共天下”,这场对弈,还是皇帝笑得更开心??

自秦以来,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时期出现过五十多个王朝,各个王朝的官员多不胜数,其中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至少都是当世人杰,但是截至唐朝,我们可以发现那些在历史上留下姓名的大臣,庶族出身的是少之又少。这是为什么呢?是皇帝不喜庶族吗????

中国古代的政治力量一直都是以家传源远的世家大族为绝对主导,而能够进入朝堂的皆是一时人杰。俗话说“自古忠臣出孝子”、“古来孝子皆寒门”,朝堂上总是充斥着各个大家族的子弟,出自庶族重臣屈指可数。这是因为世家大族拥有着对知识的结对垄断,他们家中藏书千万,家族子弟可以轻轻松松地获取到庶族子弟可能穷其一生也无法接触到的知识。???

再者,即使庶族子弟有了书籍又能如何?没钱请老师,有了书籍也无人为他们讲解,不解其意,书籍总归是明珠蒙尘。而大儒们又往往出身世家,世家子弟又总能获取先天优势,对于这个局面,世家是乐意见到并乐意保持的。千年以来,便是如此循环往复。虽然说古代也不是没有愿为庶族子弟师的名士,但是才高如孔子这般的大家,纵使有教无类,成才的学生也只有七十二人。?

东汉末年私学盛行,世家大族都喜欢开私学教授弟子,但他们更喜欢教授世家子弟。大名鼎鼎的颍川书院,是当时唯一一个被庶族视作圣地的地方,只因它庶族子弟一视同仁,也做到了有教无类,但是能进入其中,并能在历史上留下姓名的寒门子弟也不过那么几个。但是同时期的世家更是人才辈出,如此社会的话语权便牢牢掌握在世家之手。

一个家族落魄了只要家中典籍依旧在,那就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所以世家会把书籍当做家族的命脉,藏着掖着,轻易不允许外传,甚至部分较为珍贵的书籍只有直系子弟才能学习。???

这几乎是个无法破解的局!?

破局的关键便是在于书籍能否容易流传,在印刷术出现之前,书籍都是由人手工抄写的,而中国的文化又是出了名的源远流长,各种经史子集更是出了名的繁多,成书极为不易。造纸术的出现,也不过是让“造册”的工序变得更加方便了而已。书籍依旧价值千金,一些珍贵的古籍本或是名家经注更是千金不换。

直到宋朝印刷术的出现,才打破了这一局面。印刷术在当初是得到了皇帝和寒门出身的官员的积极支持的。因为千百年来,皇帝被世家限制了太久,在朝廷中有皇帝的提拔,十个人中还能有两个是自己的人,下面皇帝的影响力达不到的地方,基层官员甚至全是当地大族的人。

到了唐朝,就连皇家都要跟世家联姻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尊贵与正统。以至于朝廷各大文武官员争相与当时的“五姓七望”联姻,世家的影响力再次深入庙堂。只是这血脉尊贵是尊贵了,统治稳定是稳定了。但是这天下,却不知是皇帝的天下还是世家的天下。特别是在皇帝考虑怎么下决策的时候,考虑的更多的不是治下的子民,而是考虑怎么才能让世家愿意支持他!

印刷术的出现让皇帝看到了打破世家政治垄断的关键,这让皇帝和出身庶族的官员相当兴奋,在他们的积极支持下,印刷术迅速发展起来。当书籍像白菜一般能够被随意买卖时,来自庶族的新生力量便源源不绝,生生不息。世家也被推下了不可替代的地位。在与世家大族的对弈中,皇帝与庶族官员赢了这盘棋,笑到了最后。

署名:陆小凤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