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宗朱祐樘继位之时,他千挑万选的吏部尚书却要严禁花钱买官

2020-11-17 01:39:30 作者: 明孝宗朱祐樘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明孝宗朱祐樘刚刚继位,对于他的领导班子,他可谓是精挑细选。朱祐樘于成化二十三年九月继位,由于明宪宗朱见深晚期怠政,朝廷上的官员也碌碌无为。明孝宗却是个勤勉的人,一上台自然要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吏治首当其冲。

朝廷官员

明孝宗继位之初,台谏官员兴奋无比,开始对朝廷上下官员进行无差别弹劾,被弹劾的官员包括内阁辅臣、六部官员、朝奉官、宦官等。一大批官员主动上书表示要引退,其目的是试探明孝宗的动向。在选择一个合适的吏部尚书之前,明孝宗显然是根据自己的个人喜好和判断来确定自己的领导班子。经过思虑,明孝宗任命刘吉为内阁首辅,前内阁成员万安、尹直被罢免,补入内阁的是徐溥、刘健。明孝宗罢免了吏部尚书李裕,并在一些大臣的推荐下,任命了新的吏部尚书,这个人就是王恕。这个任命,代表了一场吏治改革的开始。

王恕理解明孝宗的心意,他在上任后在自己家的门上写了一句话:“宋人有言,受任于朝者,以馈及门为耻,受任于外者,以苞苴入都为羞。今动曰贽仪,而不羞于人,我宁不自耻哉?”。翻译过来,大体的意思是:宋朝人有一句话,官员收礼送礼都是可耻的。现在的官员,动不动就说表敬意送礼物,人家不觉得我羞耻,难道我自己也不觉得羞耻吗?由此可见王恕的志向,他希望能够改革吏治,干一番大事业。

朝廷官员

在明朝,通往仕途的路一般有三个,第一个是考中科举,第二个是通过保举的方式当官,第三个是成为国子监监生。第三个方式是允许在一定的条件下,捐献钱粮,成为监生,这就是捐监。所谓的一定条件,包括灾荒之时,为国家捐献钱粮等特殊情况。对于一些官宦家庭来讲,捐监跟花钱买官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换了个名义而已。

王恕很快就给向明孝宗上了个奏折,名为《议知府王衡陈言停止纳财充吏奏状》,称“自成化二十一年至弘治元年二月终止,吏典人等纳过粮草等项已到部者,共二千一百五十余名;生员纳过银米以入监者,共六千余名。”王恕把矛头直指第三个仕途之路,即明朝长期存在的捐监问题。

朝廷官员

王恕刚刚上任,面临的几个问题是:1.通过捐监成为监生的人,在能力和素质上是否符合朝廷的要求,或者是为官的要求;2.监生太多了,朝廷已经安排不过来。从王恕的奏书可以看出这点,当时从成化二十一年至弘治元年二月的3年时间里,朝廷共有捐监的监生8000多人,朝廷只安排2150多人上任,还有6000多人正等待上任。

处理这6000多个监生就已经让王恕焦头烂额,那么王恕是怎么做的呢?他采取了两条措施:

1.对纳粟为监进行管控。王恕向明孝宗奏议,在一些地区必须严禁捐监行为,避免一些地方官府以灾荒为由,随便接受官宦子弟的捐监。如确实遇到灾荒,地方官府也只能接受百姓的捐监,并在名额上加以限制。

朝廷官员

2.对于已在等待上任的监生,吏部组织考核。考核合格的监生等待安排上任,不合格的安排就学,以提高素质。这样一来,6000多名监生就得到安排。不过,王恕此举却翘动了很多人的奶酪。一些没当上官的监生都是花了不少钱,这些投入却白白浪费。再者,这些人大多都是官宦子弟,背后不乏高官,王恕因此得罪的人不少。

处理了监生的问题后,王恕又对第二个仕途之路进行改革,即控制通过保举的方式当官。所谓的保举,即一些官员举荐其他人入官的方式。保举入官在明朝初期曾一度盛行,也确实为明朝提供了大量的人才,但这种制度使用的时间长了,弊端也逐渐显现。一些外戚、高官或受皇帝宠信的人,为自己谋取私利,借保举制度来提拔自己的亲信、门生或乡邻之人,在朝廷之中形成结党。而那些被保举的人常常在才学、素质等方面并没有达到朝廷的任官要求。对此,王恕提出了三个建议: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