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为何费尽心机寻找这部经书?

2020-11-17 08:06:20 作者: 侵华日军为何

1937年“七七事变”后,蒋介石派人来到山西省赵城县的广胜寺,提出部队撤退时要带走一部经书的想法,遭到了拒绝。不久后,侵华日军占领了赵城县,将据点特意设立在离广胜寺不到一公里的地方,并多次来到寺中询问一部经书的下落。其实早在1936年,日本东方文化研究所就曾派人到广胜寺考察,想以22万银元买下这部经书,被寺方拒绝。

这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经书呢?

《赵城金藏》诞生在女真族统治时期的金朝,是一部由民女崔法珍在山西、陕西部分地区断臂化缘,募资所修的《大藏经》刻本。它共有6980卷,六千多万字,留存下来的有4000余卷,整个世界只有这一部,被誉为稀世瑰宝。

《赵城金藏》的历史充满了奇幻的色彩,能够保存至今实属不易,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了解一下这个千古藏经背后的故事!

美丽传说

关于《赵城金藏》,有一个美丽的传说。12世纪的中国被划分成了两个不同的国家,北方是由女真族建立的金王朝,而南方则是汉人统治的南宋王朝。大金统治范围内有一个小县城叫做赵城,赵城有一名少女名叫崔法珍,自出生起就无法张口说话,父母带着她四处求医未果。

崔法珍十七岁那年,赵城来了一位四处化缘的老僧,因为巧合途经此地,看到她的状况后感到有缘,于是从药葫中掏出了上百颗的药丸,叮嘱完后续事宜,留下了一个再次会面的时间就匆匆离开了。本已万念俱灰的崔法珍和她的父母重新燃起希望,每日都遵照僧人的嘱咐按时服药。没过多久,崔法珍竟能开口说话了。为了履行约定,次年三月,崔法珍在父母的陪伴下,来到了僧人的修行之地广胜寺。

见到僧人的崔法珍连声道谢,并表示是僧人给了她新生,她愿意为他做任何事情。年迈的僧人便透露他还有一个未了的心愿,那就是刻一部藏经,但无奈于崔法珍是一个柔弱的姑娘家,并不能完成此大任。崔法珍见此状后,拿来一把菜刀砍下了自己的左手臂,以表决心。

自此以后,崔法珍便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化缘道路,不论路途多么遥远,路上多少困难,她都时刻提醒自己记住承诺。正是她日复一日的坚持,最终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在他们的帮助下,藏经得以诞生,“断臂募资”的典故由此而来。

金王朝以后,藏经的事迹以及藏经的地点逐渐被隐藏,一直都不为外界知晓。

佛经现世

1933年的一天,山西平胜府赵城县的广胜寺迎来一位风尘仆仆的高僧。来人在佛教界素有名望,人称范成法师。范成法师不辞辛劳徒步行脚,是受了上海的影印藏经会所托查访藏经旧本,好为即将付梓开印的宋版藏经补全残卷。

在地僻人稀的广胜寺,范成法师意外地找到了12个藏经柜,里面竟然珍藏着五千多卷汉文经卷。虽然纸卷泛黄、尘秽封积,但字迹古朴、清晰可辨,其中印有宋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的跋文。范成法师喜出望外,他精通佛家典籍,但这种版本却从未见过。

经查阅史书,范成法师得知该经卷正是我国第一部木刻大藏经,刻印于北宋开宝时期。我国历代流传下来的大藏经多有残缺,难窥原貌。广胜寺保存的这部大藏经便成了稀世孤本,异常珍贵。在广胜寺呆了5个多月,范成法师终于将所存经卷基本整理完毕。因佛经雕刻于金代,藏于山西省赵城县广胜寺内,世人称为《赵城金藏》。

日寇觊觎

没过多久,《赵城金藏》被发现的消息传了出去,震惊了国内学术界,也引起了日本人的注意。他们十分眼红,想据为己有。日本东方文化研究所派人到广胜寺考察,许以22万银元收藏此经遭拒。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