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命,王戎把身体和名声一并搞臭

2020-11-18 22:28:11 作者: 为了保命,王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手挥五弦

王戎是晋初名士,出身琅琊王氏这样的高门,后来位至三公。身家富、身份贵,王戎却是有个名吝啬鬼。《世说新语》的俭啬篇九则故事,王戎一个人就占了四则。

王戎大量置办田地水碓,产业遍布全国各地,洛阳一带更是无人能比。作为家财巨富的大地主,老头老太经常一起昼夜不停地亲自算账,恨不得算计到一分一毫,忒小家子气了。

女儿出嫁后向王戎借了一笔钱,由于拖的时间比较久,便没个好脸色看。自己亲生的姑娘,不给钱就算了,借钱至于催得这么紧吗?

侄子结婚时只不过送了区区一件单衣,后来居然又索要回来,确实是个一毛不拔的铁公鸡。

至于怕家里的好李子卖出去后被人得到种子,便挨个把李核钻破,那更是精于算计到了奇葩的地步。

差不多同时期的王济、王恺、石崇等辈,则是挥金如土,奢侈无度,虽然暴殄天物的行为被人诟病,但也有人认为这是豪爽之举。相比之下,王戎这样抠抠搜搜就显得猥琐不堪,自然遭到鄙视。王戎甚至还舍不得让自己享受点好的,更被认为是个已经病入膏肓、不可救药的守财奴。别说是讲究风度的魏晋名士,就是寻常百姓,恐怕也会认为,这人简直俗气得紧。

可就是这个王戎,早年却是竹林七贤之一。即使排名最末,才华风度也应该是当时一流水平。竹林领袖阮籍、嵇康生性高傲,按理能入其法眼的,不说绝对脱俗,起码也应该淡泊名利才对,怎么可能接纳这么俗气的人物?

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王戎前后截然相反的表现,总不至于是基因突变忽然转性吧?必然有一个是伪装出来的,那么到底哪个才是王戎的真面目?

骨子里俗却想表现得不俗,恐怕不那么容易,更不至于还能凭借装出来的气度和阮籍等人交游多年,那么只能是王戎不俗而后来装作俗气。一、

关于王戎吝啬的故事,因为饶有趣味,流传度比较高。唐人编撰《晋书》,全部录入王戎本人列传,内容只是大同小异,坐实了王戎吝啬的形象。然而《世说新语》也还有两则王戎早年面对钱财不动心的记载,《晋书》照样采信,但由于故事趣味性不足,相对而言就不大为人熟知。

王戎的父亲王浑在凉州刺史任上去世时,故吏赠送的礼金达到百万,王戎没有收受。王戎后来任侍中时,南郡太守刘肇用一百丈细布送礼,王戎予以婉拒,但是回了一封很客气的感谢信。这两件事《世说新语》分别录入德行篇和雅量篇,给予的是正面评价。

爱鱼的猫儿,居然不吃腥,着实令人惊诧,看来王戎似乎是吝而不贪,也算是吝啬鬼中的一股清流。这或许就是王戎的金钱观:不是我的千金不取,是我的锱铢必较。只是把自己的钱袋子捂得紧紧的,却不会贪得无厌的死命往家里捞,只当守财奴,不作吞金兽。

本不属于自己的钱财,哪怕再多,不拿也无伤脾胃;已经属于自己的钱财,哪怕再少,放走也痛如割肉。父亲故吏赠送的礼金,地方官员赠送的礼物,那是外来钱财,因此可以大大方方放弃;而已经到手的家产,自然要精打细算,一件单衣、一笔欠账,都必须要收回,不能有半点损失。

这和押小博大的赌徒心态正好相反,王戎想必从来不肯赌博,因为不肯冒着损失属于自己的钱财的风险去下注,博取那本不属于自己的彩头。

试图论证王戎前后巨大反差的合理性,挖空心思也只能圆到这个地步了,但终究还是显得有些勉强。更大的可能性,还是王戎本性并不是贪财的人。确实也有不少人提出,王戎是为了避祸而自污,故意装出一副吝啬的样子。二、

王戎避的什么祸?避的是惠帝时期权力斗争的祸。

竹林之游大概是在曹魏正始年间,后来七贤逐渐分道,王戎和山涛一样,都选择了投靠司马氏出仕做官。王戎还算是官运亨通,参与了平吴之战,凭借最有含金量的军功进爵县侯。武帝朝先后当过侍中、光禄勋、吏部尚书,惠帝朝则在担任中书令、尚书左仆射等职务之后,终于官拜司徒。虽然小有起伏,官路看起来还是很圆满的。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