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丨“知者”何以“不言”

2020-11-20 10:27:28 作者: 解惑丨“知者

原标题:解惑丨“知者”何以“不言”

西周时期,一个叫王寿的年轻人,背着重重一大篓书,在野草丛生的泥土路上艰难行走。太阳下山之前,他终于到达高士徐冯隐居的地方。徐冯翻了翻他带来的书简后说:“你辛辛苦苦背着这么重的书简,赶这么远的路,的确很是用心。然而,我感觉你和很多读书人一样,还没有明白书的真正功用。切记,不要让书成为你的负担,带着轻盈的思想笃实前行,才是正确的读书方式。”

徐冯的一番教诲,让王寿陷入深思。他意识到,自己虽然常常手不释卷,却很少考虑到这些书所蕴含的思想在具体生活中的落实和体验。王寿的性格有点像《论语》中的子路,听到长者的教诲,决定当下即行。于是,他点起一把火,把背来的这一篓竹简烧了。

在这个故事里,《韩非子》揭示出读书人容易停留在书本、文字层面的毛病,并对书籍和语言的局限性有着清醒认识。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老子》所说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知者”何以“不言”?一种情况是无法言说。这里,仅以《庄子·天道》中的轮扁为例稍作解释。

轮扁是春秋时期制造马车轮首屈一指的能工巧匠。国君桓公很是欣赏轮扁的技艺,就安排他在大堂下做木工活。一天,轮扁看到桓公一边低头看书、一边击节叫好,就放下斧头和凿子问:“您看的什么书?”桓公回答:“这个嘛,你一个匠人就不懂了。书上说的,都是圣人之言啊!”轮扁问:“圣人还在吗?”桓公说:“已经去世很久了。”轮扁笑着说:“那您读的,恐怕只是圣人的糟粕。”

听到糟粕这个词,桓公被激怒了。没有人敢对他用这个词,哪怕是用来形容他读的书也不行。于是,他厉声叱道:“你一个工匠在此信口雌黄,竟敢亵渎圣人!今天如果能说得出理由,还可以饶你一命,说不出理由的话,定你死罪!”

轮扁连忙解释:大王息怒!这话无意冒犯圣人。我就用自己做车轮的事为例——制作车轮,关键在手上的这把斧头!我练习了十多年,手中的斧头才能做到不快不慢,做出来的车轮又圆又结实。这个过程,口里说不出来,全靠手上无法言说的感觉。这种微妙难言的感觉,我没办法告诉我的儿子,得靠他自己手上多练习、多琢磨。我想,古代那些圣人们,他们独有的技能、体验或感悟,很多也恐怕已随这些圣人的死去而消亡了吧!桓公听完,觉得轮扁说的有道理,就没有治他的罪。

“知者”何以“不言”?另一种情况是不愿说。如辛弃疾在《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写道:“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首词的上片是作者回忆自己年少时的意气风发,风华正茂。当时的辛弃疾,家境不错,生活无忧无虑,并没有愁的真切体验,只是闲来无事饮酒作乐,为赋新词强说愁。这一情形,可谓“言愁者,不知愁”。

词的下片回到现实,空怀“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豪情,面对的却是“可怜白发生”的凄凉。此时,辛弃疾对于这个愁字有了真真切切的体验,但“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一情形,可谓“知愁者,不言愁”。

透过这几个故事可以看到,“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的“知”不单指一种语言或文字层面的东西,而更多的是一种内在的感受或体验。只要有真切的内在感悟,一句口诀、一个字足矣。

◎本文原载于《解放日报》(作者吴文文),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