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把握住机遇:全面解析诸葛亮北伐失败的几点原因

2020-11-20 12:09:56 作者: 没有把握住机

诸葛亮北伐,未建奇功,在当时就引起了人们的争论。吴国张严所作《默记》,在〈述佐篇〉中就记载了两种看法。支持北伐者认为,诸葛亮志在吞魏,饮马河、洛,可惜死得太早,不然会成功。另一种意见认为,诸葛亮处益州孤绝之地,战士不满五万,应闭关自守,君臣无为蓄养士民,而自不量力,空劳师旅,无岁不征,“使国内受其荒残,西土苦其役调”,是盲目用兵,非明哲之士。后人又提出第三种观点,以王夫之为带表,认为诸葛亮北伐是“以攻为守”,经略中原只不过是一个口号,一种理想罢了。

这三种观点均,是鉴于失败的军事分析,只是角度不同而有异,并不符诸葛亮的本志。“以守为攻”,只可在两军决战中应用,而决不可用为以弱抗强的基本国策。弱国对抗强国,“以攻为守”,不仅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不能成立,而且在古代中国的分合史演变中找补到这样的事例,也与魏蜀对抗史是不相符的。〈孙子兵法〉说:“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至于人”,意思是善打仗的人,调动敌人而不是被敌人调动。所以诸葛亮攻围祁山,魏明帝就说:“诸葛亮不顾祁山的险固,送上门来,必败无疑。”诸葛亮如果是以守土偏安为国策,正确的策略应是休兵息民,守险待敌。守与战,兵力财物有三倍之差,攻不足则守有余。以一州之众的弱蜀攻魏,何利之有?诸葛亮北伐,从前后出师表可以看出“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德”。〈后出师表〉,诸葛亮凄怆悲凉,仍念念不忘北伐中原,所以决不是“以攻为守”。诸葛亮驻屯汉中,采取的是进攻策略,其战略是“蚕食雍凉,广拓境土”,徐图中原。所以政治经济军事都是执行战时体制。刘备在时,亲帅大军征讨,诸葛亮驻守成都。蜀国政治、经济的第一要务是“足食足兵”四个字,既不断的保障前线,运送粮饷,补充兵员。〈后出师表〉情调有些些读低沉,这是因为第一次北伐失败,形势起了变化。曹魏加强了关陇的的防务,诸葛亮夺取关陇更加困难了。但是某事在人,成事在天,诸葛亮明知“民穷兵疲”,但“事不可息”,所以抱着“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的耿耿忠心来行事了。

张严说,打仗靠奇谋智计取胜,不在土地广,兵马多,但诸葛亮连年北伐而未建奇功,是“智”还是“不智”,这就不能自圆其说了。战争不只是军事的角力,而是军事、经济、政治、外交、谋略等等综合的社会力量的较量,在对峙形势下更是如此。在总体上,蜀弱魏强,加上未有“天变”,后主刘禅智力弱于魏明帝,又无荆州方向的配合,北伐具有失败的必然性。打破了强弱转化的必然,惟有用智计奇谋的“偶然”以破“必然”。以个人才智论,有治国之才、军事之才、外交之才,也有数者兼善的全才。但全才毕竟不多,而任何一个全才也必有所短。在三国人物中,诸葛亮是一个全才,既能治国,又能讲武,更兼忠贞亮节无与伦比,但他过于谨慎、预示太细,就是一短。诸葛亮北伐,蜀弱魏强,打消耗战决无胜利的把握,这一客观形势非人力所能补救。以智奇制胜,化弱为强,就要避免打消耗战,由于诸葛亮治国为长,将略为短,没有把握找住机遇,这就是北伐失败的主观原因。具体说,有以下四失。

第一,战略之失。蜀将魏延善养士卒,勇略过人,是一个难得的将才,在北伐中曾两败郭淮。第一次北伐,魏延建言直取长安,奇兵出子午谷,于诸葛亮异道会于长安,如韩信故事。诸葛亮认为此计悬危,西出陇右,取“十全必克”之计,实为下策。从陇右三郡叛魏应蜀来看,魏延之计可行。诸葛亮认为此计悬危,可以不出子午谷,但主力应直取陈仓或雍眉,屏断陇右,方可十全必棵,假若这样也不失为中策。诸葛亮虚张声势,集中兵力用于一个方向,实在是一个最下策的战略。即使街亭不败,曹魏诸军上陇,诸葛亮十全必克的计划也是难以实现的。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