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征所作,难道李世民生前就被叫太宗了吗?

2020-11-20 12:55:26 作者: 《谏太宗十思

贞观十一年,即637年,魏征为劝谏唐太宗李世民能够居安思危,特意呈上《谏太宗十思疏》,李世民很是重视,还特意回以《答魏徵手诏》。《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征最为出名的一篇奏疏,还上了高中的语文课本,最初看到这篇奏疏,相信大部分人都对它记忆深刻,就文章来说,骈散结合、华美流畅、浅显易懂又生动有力。

不过细细思量,可能会有人感觉奇怪,为什么这篇奏疏的名字会是《谏太宗十思疏》呢?究竟是魏征未卜先知还是后世史学家抄写错了名字?要知道魏征不可能会称呼李世民为“太宗”,或许在魏征的心中,未必没有想过李世民会有唐太宗这个称号,但他肯定是不能说的,别说是魏征了,就是李世民自己,也未必知道自己会有唐太宗这个称号。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太宗是李世民的庙号。庙号和谥号一样都是死后才有的。所谓“子议父、臣议君”就发生在庙号和谥号的制定上。庙号顾名思义,即在太庙为先王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它在商朝时期就已经存在,而且只有对国家有大功的君王在世之后才会有庙号。

后来周朝废止了庙号,一直到汉朝时期才重新拿起了庙号制度,不过汉朝时期的庙号同样很是贵重,不是所有的皇帝在去世后都有庙号,只有立有大功的皇帝才在去世后有这样的荣誉,能够享受后世的祭祀。

不过庙号制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却突破过去的规制,反而泛滥开来,与庙号的不断变化相比,谥号制度则比较固定,中间仅有秦始皇建立的秦朝时期有部分时间废止了,其他时候一直都是比较固定的,因此,君王在去世之后一般都是用谥号来称呼,比如齐桓公、晋文公、汉武帝、隋文帝等等。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唐朝初期,随着谥号越来越长,而庙号则每个皇帝都会有,因此庙号逐渐取代谥号成为皇帝去世之后的称呼,比如唐太宗、唐高宗等等,用的都是庙号。

李世民去世之后的庙号就是太宗,是李世民去世之后,他的儿子李治和朝臣为李世民定下的庙号。即便魏征生前想过李世民去世之后的庙号问题,但他也不可能未卜先知,更不可能真的用在奏疏中,那这究竟是这么回事呢?

我们知道,魏征是贞观年间著名的谏臣,他一生进谏数十万言,他的进谏主要分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在朝堂上面谏,另一种则是以奏疏的形式呈给李世民。整个贞观时期,魏征面谏的次数在五十次左右,而呈上去的奏疏有十一件之多,这是根据《贞观政要》的统计,除此之外是否还有没有统计进去的我们不得而知。

不过,在这十一件奏疏中,光637年这一年,魏征就上了四件奏疏,其中第二疏就是著名的《谏太宗十思疏》,实际上,这些奏疏在最开始并没有名字,只不过就是魏征所书写的谏言,并没有取名字,而后世在记录的时候,给它去了一个名字,这样容易区分和记录。

之所以有这样一个名字,就是因为魏征在奏疏中陈述了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所以被后世命名为《谏太宗十思疏》,至于这个名字究竟是什么时代的什么人所取,似乎已经很难考证,不过两唐书和《资治通鉴》中都这个名字,倒是清朝时期编纂的《全唐文》中出现了这个名字。

这并不奇怪,很多奏疏本身并没有名字,只不过被后世的史学家添加上了一个名字,魏征的《十渐不克终疏》同样在最初是没有名字的,但在后世却有了这样一个名字,为的不过就是方面区分和记录。存在同样情况的还有徐惠呈给李世民的《谏太宗息兵罢役疏》。

这篇奏疏写于贞观二十二年,即648年,这是李世民的执政晚期,他已经越来越听不进去群臣的劝谏,变得独断专行,更是对外不断发动战争,对内则大兴土木,翠微宫、玉华宫等,一座座避暑宫殿营建起来,眼看着李世民与过去有了一个很大的改变,徐惠作为李世民的妃子,学习故去的长孙皇后的做法,准备劝谏李世民。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