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书君说
正史确切记载,唐太宗因爱慕才名而纳为才人的女人,仅有两位。
一位是武媚,一位是徐惠。
两人起点相当,但入宫后的际遇大不相同。
武媚不受唐太宗宠爱,被冷落多年。
而徐惠备受恩宠,成为唐太宗的宠妃,还受到朝堂内外的“一致好评”。
史官也厚爱她,让身为嫔妃的她和长孙皇后一样,享受在正史《新唐书》和《旧唐书》有列传的“高级待遇”。
同时,她还是唐太宗唯一一位被正史记载了姓名的妃嫔。
她到底有何魅力,生前受宠,死后还青史留名?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徐惠的深宫智慧。
徐家有女初长成
公元626年,李世民顺利登基称帝,史称唐太宗。
在他称帝后不久,千里之外的湖州长城(今浙江省长兴县),有一个小女孩出生,父母为她取名为徐惠。
徐惠从小就异于普通人,才五个月时就已经能说话了。
她天资聪颖,酷爱读书,很有“文学天分”。
四岁就已经熟读《论语》、《诗经》,八岁能写诗文,堪称“天才少女”。
一次,父亲让她模仿《离骚》写诗,她略加思索便作了一首《小山篇》:
仰幽岩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想。
将千龄兮此遇,荃何为兮独往?
诗文古雅庄重,意境深远。
父亲看完大吃一惊,惊叹她小小年纪便有如此才华。
小徐惠“才女”之名盛传开来。
外界的溢美之词小徐惠没有放在心上,她一如既往沉浸在诗书的天地中自得其乐。
春去秋来,不知不觉间,徐惠已经是亭亭玉立的少女了。
她不知道,她惊人的才气,为她迎来了人生的第一个转折。
她的才名传到了长安的大明宫,传到了唐太宗的耳中时,唐太宗心中一动。
他慕其才情,召她入宫,纳为才人。
就这样,小才女徐惠告别了家人,来到了唐太宗的身边。
当时,长孙皇后已逝。
唐太宗和长孙皇后是中国古代帝后中有名的“模范夫妻”。
他们相敬如宾、举案齐眉,成就了一段爱情佳话。
长孙皇后的早逝,让唐太宗深受打击,他时常悲痛难以自抑。
少女徐惠进宫时,唐太宗已至中年,两人相差近三十岁。
巨大的年龄差,步步惊心的深宫,摆在未经世事的徐惠面前的,是未知的命运。
徐惠像(刘正作)
懒以美色侍君王
深宫之中,多数女子都想着怎么讨好君王,获得恩宠。
徐惠对此却十分疏淡,就像从家里的小书房,搬到“国家级图书馆”那样,早晚读经阅史。
她性子恬静,手不离书,是后宫中的“一股清流”。
或许终究是少女,尝过深宫的寂寞滋味后,她也心有戚戚然,作了一首《长门赋》:
旧爱柏梁台,新宠昭阳殿。
守分辞芳辇,含情泣团扇。
一朝歌舞荣,夙昔诗书贱。
颓恩诚已矣,覆水难重荐。
这首诗描写的是汉朝的才女班婕妤,昔日以才华赢得宠幸,后来却失宠。
但和写对深宫的哀怨伤感不同,徐惠写出了女子的自尊自爱,和对独立人格的追求。
她清醒自知,有着“读书人的清高”,不屑争宠斗艳。
《史记》有云:“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驰。”
她宁愿埋头书海,静等唐太宗发现自己的美好,也不愿以色事人。
一次,唐太宗召徐惠前来,可等了很长时间,都不见徐惠的踪影,很是生气。
姗姗来迟的徐惠见到李世民生气的样子,不仅没有惊慌失措,反而淡定从容,提笔在案纸上作诗一首:
进太宗
朝来临镜台,妆罢暂徘徊。
千金始一笑,一召证能来?
一清早我就对镜梳妆,妆成后却又忍不住犹豫徘徊。
古人千金才买美人一笑,陛下一纸诏书就能把我召来吗?
风流婉转,妩媚多姿,将活泼俏皮的小儿女情态表露无疑,也间接表明了自己的骄傲。
唐太宗听了十分高兴,怒气全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