珐琅瓷又名瓷胎画珐琅,是由景泰蓝演变而来。景泰蓝是铜胎上珐琅釉而成,若改为瓷胎上珐琅釉则叫珐琅彩。
珐琅彩瓷的制作是由景德镇烧制的上好素白瓷送进宫中,再由宫中画上珐琅彩釉烘烤而成。画工百里挑一,技艺特高,加工水平严格控制追求完美,如有缺陷即刻打碎处理。由于珐琅彩器是专供宫廷皇室玩赏之用,不得向外流失,而且其制作严谨产量不多,故此类珍稀藏品数量特别少,存世皆臻品。
极致典雅的雍正珐琅彩瓷皇族血统精品鉴赏
珐琅彩瓷起始于康熙后期,鼎盛于雍正至乾隆期。康熙期的珐琅彩绘,在铜胎画珐琅工艺基础上精益求精,纹理细腻,色彩柔润,造型典雅。内容多为缠枝牡丹、缠枝西蕃莲、缠枝秋葵,也有写生花卉。构图上讲究对称规矩,表现工整秀气,纹案精致。花卉造型枝大叶大富贵逼人,内容简单素雅,彰显清朝皇族高瞻远瞩,雄韬伟略,入主中原一统天下之霸气。
雍正珐琅彩瓷在颜色处理工艺上有了新的突破,大胆运用红、黄、蓝、白等各种颜色作底,然后在瓷器上绘画,将底色和绘画颜色融合在瓷器里面,使得瓷器整体呈现出内壁洁白,光滑柔润,施色匀净的雍正特色。
雍正时期的陶瓷艺术品,业界内外多风闻其珍、其美、其雅、其尊,尤其传世官窑瓷器精品因其数量稀少且品相尊荣高贵,多被深藏,后世罕见。作为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精彩片段。雍正陶瓷品在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之后,以另外一个重要角色——作为典藏的艺术品完成了它在当代社会的华丽转身。无论是在市场的起步期、转型期还是火爆期,它都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已经成为“天价”的代名词。
据悉近几年来,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的珐琅彩瓷器均在上千万港元左右。1997年,一件清雍正“粉彩过墙枝蝠桃纹大盘”,以1520万港元成交。同一场拍卖会,清乾隆“珐琅彩黄地开光式胭脂红山水纹碗”,以2147万港元成交。1999年,一件雍正胭脂红地珐琅彩月季绿竹诗意小杯,以1784万港元成交。2002年,一件雍正珐琅彩题诗过枝梅竹纹盘以3252.41万港元成交。2014年以1.15亿港元成交的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锦鸡图双耳瓶,曾在1975年出现在伦敦佳士得的拍卖会上,当时的成交价格为1.6万英镑。30年的时间,它的身价暴涨了近千倍。
上文所提及到的这对黄地珐琅彩花鸟纹瓶,亦属雍正御制之精品,此瓶高:170mm口径:45mm底径:5.0mm.底足书“雍正御制”四字款。此对碗高60mm,口径150mm,底径60mm底足书“雍正御制”四字款。整体造型典雅秀丽,胎质洁白细腻,釉色莹润。器身通体施黄釉,珐琅彩绘花鸟纹,并配以诗文,花鸟刻画细致入微,栩栩如生,气韵生动,形神兼备。诗画结合,笔墨情趣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