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先秦时期历史文化格局:文化多元,归于一统

2020-11-27 12:50:37 作者: 河北先秦时期

河北,简称“冀”,因位于古黄河以北而得名,地处华北平原北部,北枕燕山,南望黄河,东环渤海,西靠太行。河北地理环境复杂,历史文化区域多样化。燕山山脉这条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成为半干旱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人们的生业方式南北迥异,冀北和冀西北山地为古代北方民族聚居区,生产方式为以粟、黍为主兼营畜牧业。

约在西周中期以后,由于地理环境发生变化,北方游牧民族南下,这里便成为游牧民族文化区。冀南平原从8000年前开始,农业经济得到发展,称之为农耕文化区。约在6000年前后,冀南平原开始融入中原文化系统,并在其后成为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区域。历史上,北方民族南下进入中原腹地,越过燕山山脉,便是地势平坦的冀南平原,无障无碍,畅通无阻。

旧石器时代文化格局

河北旧石器主要集中在阳原和蔚县泥河湾盆地,在泥河湾盆地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340余处。通过考古发掘,发现旧石器早、中、晚期遗存,旧石器时代年代序列清晰。马圈沟遗址发现了最早的人工打制石器,年代距今176万年。侯家窑遗址发现了10万年前古人类化石。西白马营遗址距今2万~3万年,发现多处火塘遗迹。

除泥河湾盆地外,在邯郸、承德、保定、唐山、石家庄、秦皇岛等市也相继开展了旧石器考古发掘工作,涞水北边桥遗址发现一具近乎完整的人类骨骼化石,年代距今2万~3万年,与北京山顶洞人年代相当。

新石器时代文化格局

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10000年前后~8000年),年代接近万年的早期遗址有阳原于家沟、怀柔转年、房山东胡林、徐水南庄头等遗址。这几个遗址的共同特点为:发现多处火塘及人类用火遗迹,出现了陶制品,但没有发现人类聚落遗址和居住址,表明在10000年前后,人们的生业方式仍以狩猎和采集业为主,没有固定的居住方式。在转年、东胡林和南庄头遗址发现了石磨盘和石磨棒,甚至出现磨制石器和骨器,原始农业或已出现。

泥河湾遗址群于家沟遗址出土:石矛头(距今11000年)

9000到8000年,河北区域考古学文化已经形成。冀南平原典型遗址有易县北福地和武安磁山遗址等,以盂、支脚等为组合的陶器和较多石磨盘、石磨棒等研磨器被发现。磁山遗址还发现大量碳化粟的窖穴,表明在8000年前,冀南平原农业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粟已经成为人们种植的主要农作物。

磁山文化又与河南北部裴李岗文化具有较多共性特征,当时被统称为“磁山—裴李岗文化”。冀北山地所处的滦河流域,则呈现出与内蒙赤峰、辽西地区兴隆洼文化面貌的一致性,以筒形罐为典型器物,有肩石锄、石铲,石磨盘和石磨棒等,都比较发达,有较大的聚落,聚落外围有围沟,围沟内是成排的房址,形成了稳定的聚落和居住环境。兴隆洼文化表现出了强势的一面,其文化影响到冀南平原易县北福地文化甚至南到磁山文化,向西延伸到冀西北山地。

近年,冀西北高原康保兴隆遗址(距今8800~8300年左右)的发现填补了新石器时代早期考古学文化的空白。有稳定的聚落和居住址,居住址内发现人和动物骨骼被混合烧烤的现象,石器仍以打制为主,石磨盘和石磨棒发现较少,表明该地区农业尚处于原始状态,生业方式以采集和狩猎为主。

新石器时代中期(距今8000~5500年),基本上延续早期文化格局。冀南平原文化遗存更加丰富,文化发展脉络清晰(冀北:北福地二期、容城北城村、正定南杨庄一期→安新留村上层、南杨庄二、三期→曲阳钓鱼台、新乐何家庄。冀南:磁山遗址二期,牛洼堡→界段营后岗段、石北口早期、邓底一期→武安东大河、安二庄等)。冀北山地(东寨→西寨→安新庄遗址)考古工作相对薄弱,但从以往考古成果来看,仍属于内蒙赤峰、辽西地区考古学文化(兴隆洼→赵宝沟→红山文化)范畴,考古学文化具有延续性,传承发展演变关系明显。冀西北山地考古学文化(兴隆遗址二期或四台遗址→兴隆期三期→四台二期)具有间断性,体现不同族群在这里的活动特点。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