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只谈军队战事,其他事情一概不问”:君臣一致挫败也先讹诈阴谋

2020-11-27 21:41:22 作者: “今天只谈军

文|黄金生

土木堡之战以后,也先认为明军皆不足惧,不顾攻打紫荆关后士卒疲惫,需要休整,竟然两日急行二百公里,让瓦剌铁骑人困马乏,军队士气受到很大影响。进抵北京当晚,彰义门(广安门)外明军将领高礼、毛福寿便袭击瓦剌军队,斩杀数百人,并夺回一千多被瓦剌俘去的明军。也先见明军阵容整齐,准备充分,不敢贸然进攻。这时,太监喜宁又有了坏主意,他唆使也先以英宗为诱饵,借议和诱于谦等人前往迎驾,乘机擒获,明军将无首而溃。但是于谦等人并不上当,只派遣官职低微的通政使参议王复和中书舍人赵荣朝见明英宗。两人在德胜门八里外的土城进入也先的军营,见到了太上皇,顿首拜泣。把敕书和羊酒等礼物交给也先,也先十分不悦,认为礼物太过轻微,说王复你等乃是小官,可令礼部尚书胡濙、吏部尚书王直、兵部尚书于谦、大将石亨、右都御史杨善等前来见我,并多带金银布帛。二人回报,景帝和部分廷臣有些动摇,派人征求于谦意见,于谦回答:“社稷为重,君为轻。今天只谈军队战事,其他事情一概不问。”于谦坚定的态度使景帝放弃了幻想,君臣协调一致挫败了也先的讹诈阴谋。

于谦在坚拒议和同时,已做好备战准备。在接到郭登的战报后,京师即行戒严。初八日,于谦受命提督各营军马,并赦原大同主将刘安及因交趾事下狱的成山侯王通出狱,协守京师。众臣集议守京师之策,王通主张挑筑城外沟壕,太监兴安鄙之,认为这是最怯懦的办法。石亨主张“毋出师,尽闭九门”,坚壁清野,以拖垮敌军,应该说这是老成之策,因明军新败之余,士气不高,瓦剌军骑兵骁勇,仅用10天就直趋北京城下,长驱900里,其势甚锐,北京坚城深壕,易守难攻。但于谦认为“贼张甚矣,而又示之弱,是愈张也。”(《明通鉴》卷二十四)主张列军城外迎击敌人,即背城死战、破釜沉舟。这种战法,置士兵于死地而后生,可以激励士气,对敌可示誓死抗战之决心。

于谦以其雄才大略,在朝廷危急之中,毅然采取这一孤注一掷之战法,将京师22万兵布列于京师九门之外,总兵官石亨、副总兵范广列阵于德胜门(位于城北西侧);都督陶瑾镇守安定门(位于城北东侧);广宁伯刘安镇守东直门(位于城东北侧);武进伯朱瑛镇守朝阳门(位于城东南侧);都督刘聚镇守西直门(位于城西北侧);副总兵顾兴祖镇守阜成门(位于城西南侧);都指挥李端镇守正阳门(位于城南);都督刘得新镇守崇文门(位于城南东侧);都指挥汤节镇守宣武门(位于城南西侧)。诸将皆受石亨节制。于谦把兵部日常事务交给侍郎吴宁处理,自己身披甲胄,赴德胜门外石亨军,以迎敌锋。军阵部署完毕后,“悉闭诸城门”,以示背城死战的决心。在决战前夕的会议上,于谦下令:“凡守城将士,必英勇杀敌,临阵,将不顾军先退者,立斩!军不顾将先退者,后队斩前队!敢违军令者,格杀勿论!“这就是明代历史上著名的军战连坐法,此后的明代名将大都曾采用过这一方法。

这还不够,于谦又令锦衣卫巡城,见城中甲士拒不出战者,立斩!同时要求兵部侍郎吴宁,决战之日,九门关闭,凡擅自入城者立斩!三军唯有死战! 在瓦剌骑兵逼近城下前,四方勤王之师陆续抵京,宁阳侯陈懋率浙江军入卫,宣府总兵杨洪率军二万,辽东副总兵焦礼、施聚率军三万,永平参将胡镛带军二万入援。监察御史白圭、李宾、夏裕等又从直隶、山东、河南、山西各府招募民壮到听候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