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北伐战役结束后,宋太宗不得不重新对当时的东亚格局和北宋帝国的国力重新进行一次分析和评估。考虑再三,宋太宗决定放弃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计划。从这一刻开始,北宋的对外政策发生了改变,即从先前的"与辽作战"变更为"与辽谋和"。对此,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的黄纯艳教授在《雍熙战争与东北亚政治格局的演变》一文中曾经提到过如下内容:···宋朝在战后逐步放弃了收复幽云的战略计划,其对东北亚各势力的政策发生了巨大转变。 面对辽朝在东北亚的咄咄攻势,宋朝采取了退避的态度。
毋庸置疑的是,此时的辽国因击退了宋军从而占据了绝对优势。并凭借这种优势,不断向宋廷施加压力,意图在战后夺取更多的利益并打压北宋帝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影响力。面对辽国这一举动,宋廷一直采取消极抵抗的政策,即不与辽国发生正面冲突,足可见此时的宋廷已经完全修改了对外政策,只注重自保。
上图——燕云十六州地理位置示意图四、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及论述我们不难发现,雍熙北伐的失败其实对于北宋军力的打击仅仅是次要影响而已。而因该事件而引发的连锁反应的重要性,却远超军事上的失败。更重要的是,雍熙北伐失败所产生的连锁反应不仅仅只影响到了宋太宗一朝,直到北宋灭亡之前仍存有一定的影响。
此战结束后,宋廷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采取了消极抵抗辽国的对外政策。面对辽国的"咄咄逼人",宋廷大多采取避其锋芒,只图自保的方案。这直接导致北宋在与辽国的关系上一直处于被动局面,且地位越来越低。
随着时间的推移,辽国已经完全掌握了辽宋关系中的主动权,并逐渐转向战略进攻。由此,便引发了公元1004年的辽国南征事件。在这场战争中,北宋帝国又以消极态度签订了宋辽和约,是为澶渊之盟。至此宋辽关系才逐渐稳定下来,但北宋在宋辽关系中的劣势却并未因此而出现任何改善。
推荐阅读:
西汉本来定都洛阳,为何在三个月内就迁都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