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之战,为何实力强大的曹操,却败给了立足未稳的刘备?

2020-11-28 23:20:03 作者: 汉中之战,为

在汉末三国时期,汉中和关中、徐州、荆州、合肥等地一样,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围绕着汉中之地,刘备和曹操这两大诸侯爆发了汉中之战。汉中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此战由刘备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发起,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结束,战争持续近两年之久。交战双方主帅分别为刘备、曹操。刘备方参战将领主要有张飞、马超、赵云、黄忠、法正、黄权等,曹操方参战将领主要有夏侯渊、曹休、曹真、曹洪、张郃、徐晃、郭淮等。此战刘备占据汉中,领土得到扩张,进而称王。

众所周知,在汉中之战爆发时,曹操已经消灭了中原之地的割据势力,成为东汉末年实力最强大的诸侯,也即天下的大部分州郡,都被曹操所掌控了。而就刘备来说,当时只有益州这一州之地和关羽镇守的荆州三郡,并且,益州之前还是刘璋的地盘,也即刘备处于立足未稳的情况。那么,问题来了,汉中之战,为何实力强大的曹操,却败给了立足未稳的刘备?

首先,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刘备派遣张飞、马超、雷铜、吴兰等人攻打下辩,曹操派遣曹洪、曹休、曹真抵挡。对于汉中之战来说,在公元217年爆发。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从阳平关,南渡沔水,于定军山扎营,夏侯渊率军来抢定军山。夏侯渊战死后,汉中曹军惶恐不安,郭淮、杜袭等推举张郃暂时统领汉中诸军,以安众心。张郃率军驻守阳平关。同年三月,曹操率领大军抵达汉中地界,进驻阳平关。刘备派人到成都让诸葛亮调兵来支援,杨洪以汉中是益州咽喉,家门之祸、存亡之机,劝谏诸葛亮在这种时候应该全力以赴,支持刘备和曹操争夺汉中。最终,到了公元219年五月,曹操选择了撤出汉中。

刘备占领汉中全境后,派遣刘封、孟达乘胜攻取了东三郡(魏兴、上庸、新城)。在此基础上,刘备得以进位汉中王,这意味着蜀汉一方的整体实力来到了巅峰。对此,在笔者看来,汉中之战爆发时,尽管曹魏的整体实力更加强大,并且刘备一方还存在立足未稳的问题,不过,因为以下几点原因,弱小的刘备还是战胜了强大的曹操。一方面,汉中之战,曹刘双方都投入了非常多的战力,刘备方参战将领张飞、马超、赵云、黄忠等,曹操方参战将领夏侯渊、曹休、曹真、张郃、徐晃、郭淮等,都是三国时期的名将,可谓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争。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投入的兵力上,却是刘备一方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在汉中之战中,曹操方面,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陈琳发布《檄吴将校部曲文》宣称夏侯渊镇守汉中有五万精兵。与此相对应的是,刘备一方则调集了8万左右的兵力,也即刘备几乎将益州的所有兵马,都投入到汉中之战中了。对此,在笔者看来,尽管曹魏的整体兵力远远超过蜀汉,甚至超过蜀汉、东吴之和,但是,在局部战场,曹魏可以调动的兵力,并不一定时时具有数量上的优势。

对于曹魏来说,整体兵力在40万人以上,而就蜀汉来说,则只有10多万人的兵马。不过,因为汉中之战爆发在靠近益州的地方,所以刘备方便倾其全力,而就曹操来说,则因为赤壁之战后,其兵力集中在扬州、荆州等地,从而难以迅速将兵力都调往汉中之地。当然,更为关键的是,因为荆州的关羽需要防备,扬州的孙权不能掉以轻心,北方的幽州,也需要抵挡周边的游牧民族。凡此种种,导致曹魏的兵力分散在各个地区。

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在汉中之战中,刘备一方拥有兵力上的局部优势,至少不是劣势,这是其能够战胜曹操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虽然汉中之战刚刚爆发的时候,刘备在益州确实属于立足未稳的情况。不过,刘备在这场战役中留下诸葛亮等人镇守后方,这促使刘备不用担心后方的问题,再加上诸葛亮的调度能力,确保了刘备一方的后勤补给。与此相对应的是,说到立足未稳,曹操在汉中之地,也存在立足未稳的情况。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