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继迁的父亲是李光俨,与定难军节度使李光睿(太宗时改名为李克睿)是同一个高祖父。李光俨,往上是李彝景、再往上是李仁颜、再再往上是李思忠。
而李继棒呢?往上是李光睿(太宗时改名为李克睿),再往上是李彝兴、再往上是李仁福、再再往上则是李思敬。
所谓五服,主要是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和自己,共计五代。所以,按照五服往上追,李继捧的父亲李光睿、祖父李彝兴、曾祖李仁福、高祖李思敬;而李继迁的父亲李光俨、祖父李彝景、曾祖李仁颜、高祖李思忠。而李思忠和李思敬都是第一个任夏绥节度使拓跋思恭(或李思恭)的弟弟。
这两个人连高祖都不是一个人,所以这就算出了五服。赵光义迁徙李氏族人到开封做达官显贵。如果严格按照五服标准执行,那么就不会有李继迁什么事。你李继迁爱上哪去就上哪去,大宋王朝不会给你留出位置、开封城里也不会给你留出大房子。
然后,你再说李继迁为什么要造反:是因为“李氏将不血食”吗?是因为祖宗之地不可弃吗?他是豁得出去了党项人,但是他并没有把自己也豁得出去。大宋的官职没有、开封的房子也没有,所以李继迁自己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豁得出去的。
后期的西北战场上,李继迁时而归顺、时而叛变。这个行为模式也能印证上述推论的核心,那就是利益。李继捧一家人,的确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了,但李继迁呢?除了李继迁,其他的党项部族呢?本来大家就在西北放牧、耕田、当酋长,与宋朝做买卖。但是,你们家突然卖了党项人,然后飞黄腾达。李继迁自然不干,而其他党项人也不干,因为不患寡而患不均。
宋太宗赵光义呢?郡县党项、流官治理,当然要抓住这个时机。这对大宋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利益,而对赵光义来说也是一个天大的功绩。天时、地利、人和好像都已具备。但是,大宋不仅缺乏大唐的武力,而且更缺乏大唐的智慧。在党项问题上,昏招连出、优柔寡断。结果竟然把本性分裂的党项羌人打出了内部凝聚,打出了一个西夏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