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和战国的语言风格差异是怎么产生的?

2020-11-30 20:51:52 作者: 春秋和战国的

veauz:秦国丞相昌平君反秦导致李信大败,后被拥立为末代楚王可不可信?是不是可以说楚国贵族有一批最后还是为楚效死的?

monitor:根据云梦秦简,昌平君在这之前已经死了。

秦简的说法是:

秦王政二十一年,“ 韩王死, 昌平君居其处, 有(又)死◆屈” 。

秦王政二十三年, “ 四月, ◆文君死。”(缺文疑为“ 昌”字。)

秦本纪的说法:秦王政二十三年(前224 年), “ 秦王复召王翦, 强起之,使将击荆。取陈以南至平舆, 虏荆王。秦王游至郢陈。荆将项燕立昌平君为荆王, 反秦于淮南” 。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 年),“ 王翦、蒙武攻荆, 破荆军,昌平君死, 项燕遂自杀”

楚世家的说法:

王负刍元年,燕太子丹使荆轲刺秦王。二年,秦使将军伐楚,大破楚军,亡十馀城。三年,秦灭魏。四年,秦将王翦破我军於蕲,而杀将军项燕。

王五年,秦将王翦、蒙武遂破楚国,虏楚王负刍,灭楚名为郡云。◇集解孙检曰:“秦虏楚王负刍,灭去楚名,以楚地为三郡。”

所以,秦本纪肯定错了。昌平君被立为楚王的时候,楚王负刍还在呢。

大意觉迷:《编年纪》和《秦本纪》对勘,事件序列大体无差,但具体事件发生时间可能存在一年的错位,这个可能涉及到信息传递的问题。

按照基本事件序列应该是楚王负刍被捕在前,昌平君再被拥立在后。但细节时间点不好分析。

monitor:秦王政二十一年,“ 韩王死, 昌平君居其处, 有(又)死◆屈” 。

秦王政二十三年, “ 四月, ◆文君死。”(缺文疑为“ 昌”字。)

一些学者认为昌平君在这时就已经死了。

而秦本纪写昌平君在两年后才死。传递再慢也不可能差出两年来。

因此还有一些学者认为被拥立的是昌文君。

大意觉迷:昌平君和昌文君是两个人,他们或许有着不同的经历,没有详细史料说明的情况下很难掰扯清楚。

《编年纪》昌平君后面那个话语义不详,无法判断是不是说昌平君死于秦王政二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