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展细读丨唐代造船与航海技术

2020-12-25 20:52:00 作者: 特展细读丨唐

毫无疑问,《海岛算经》中的“重差法”核算,关于后世航用海图中地势的测绘与航距的确认,具有深远的前史影响。

③ 对海岸地势与海洋地貌的辨认常识日益增多。对海岸地势与海洋地貌的辨认与分类,是地文帆海的重要技能根底。唐代,由于远洋帆海业昌盛,因而关于海岸地势与海洋地貌的常识较前丰厚。

唐代徐坚在《初学记》中即说:“海中山曰岛,海中洲曰屿”。〔9〕海洋中岛屿山峰,是十分显着和牢靠的导航方针,古代船员“皆以山为规范”〔10〕,来决议船只的行止及航向。通海河口的地势改变对飞行安全度影响甚大,沙洲堆积,航道变异,海船收支时有停滞之虞。唐人对此现象已有发觉,如梁肃曾在《通爱敬陂水门记》中写道:“当开元曾经,京江崖于扬子,海潮内于邗沟,过茱萸湾,北至邵伯堰,汤汤涣涣,无隘滞之患。这以后江派南徙,波不及远,河流浸恶,日淤月填。”〔11〕

(二)

地理定位导航萌发

唐代的地理帆海技能,基本上仍处于地理定向的导航阶段。这种地理定向导航,只能使海船进行沿岸飞行,或惯常的较短间隔的横渡海口、海峡飞行,如横渡东海、孟加拉湾口,尚不能支撑海船在大洋内地作接连几十天的远跨度飞行。由于地理定向只能使船员观测天体来区分本船的航向,而不能在毫无陆标观测的海洋环境下判别本船地点的地理方位。故而,其时远洋飞行才能没有到达横渡大洋的水平。

可是,从某些唐代文献调查,地理定位的帆海技能萌发或已开端露头。如沈佺期在题为《度安海入龙编》的诗中,即有这样两句:“斗极崇山挂,南风涨海牵。”唐代帆海者似已懂得通过观测斗极星的高度进行定位导航了。

其时在飞行实践中运用的丈量天体高度的技能,大约是一种较为含糊的估量办法,如上述之据斗极星与崇山顶部间的间隔,可大概估测航船地点纬度区域,这是在长时间实践的经历堆集根底上构成的一种原始的地理定位方法,尽管它缺少较为准确的定量方析,可是关于一位履历丰厚的船员来说,无疑是一种颇具价值并运用捷便的导航手法。

或许在帆海地理定位观测仪器方面值得琢磨的是“唐小尺”,据考,其“出于隋炀帝定梁表尺之制,梁表尺本为测影表者,故唐因隋大业之小制,定其尺为测晷景之用”。〔12〕唐小尺制,广泛运用于民间,每寸适当今公制2.52厘米。如帆海者引臂握尺进行观测,以尺的下端平切水线,以尺的上部刻度视接北极星斗即可大概推算出海上南北路程的改变数值,亦即粗糙地估量出观测时的大致纬度,然后决议下一步本船应取之正确航向。

(三)

季风帆海技能趋于老练

近海与远洋飞行,首要的船只驱动力是海风,特别是依据时节改变定时而至的季风。唐代对季风的规则性的知道已比前代有了新的进步,开端将一年中定时而至,并与节候及飞行活动悠悠相关的季风称为“信风”。通过长时间的实践与探究,其时的我国帆海者对北起日本海,南至南海的季风改变规则已有正确的知道,并成功地运用到帆海活动中去。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在夏末秋初的飓风盛行期间,唐船基本上锚泊停航,这或许反映了我国帆海者关于像飓风之类的灾害性气候已开端有所防备。关于飓风,从古文献来看,最早提及它的是南朝刘宋人沈怀远,他说:“熙安间,多飓风。飓风者,四方之风也,常以六七月发,未至时,三日鸡犬为之不宁。一曰惧风,言怖也。”〔13〕所谓四方之风,即指飓风来时,风向有接连改变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