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为什么能轻易控制洛阳,何进和袁绍同时犯了两个错误

2020-12-25 20:09:44 作者: 董卓为什么能

公元189年,东汉帝国京城接二连三产生重要工作。首先是四月份灵帝病逝,引发继任人之争。大将军何进杀死宦官蹇硕,不只操控了京城精锐——西园军,一起拥立自己的外甥刘辩为帝,史称少帝。此刻何进的政治声威也达到了高峰。

不过,好景不长,袁绍要求消除宦官的恳求让何进左右为难。一边是妹妹何太后的竭力对立,一边是以袁绍为首的士大夫集团的强烈要求。不得已之下,何进挑选了袁绍提出的一个新方案:招集各地将领带兵进入洛阳,用武力威胁太后诛杀宦官。

但是,就在各路大军尚在赶往洛阳途中之际,洛阳却忽然又产生严重变故。宦官集团抢先着手,杀死了何进。袁绍、袁术等人大开杀戒。何进的部将吴匡、张璋率兵进攻宫门,袁术焚毁南宫青琐门。袁绍与叔父袁隗杀掉了宦官们刚刚录用的司隶校尉樊陵和河南尹许相,接着又杀了宦官赵忠等人。在扫清了皇宫之外的亲宦官实力后,袁绍指挥城中的戎行包围了南北宫门,搜捕宦官,在洛阳进行了大规模的搜捕举动,不到一天的功夫,已经有两千多人在这场屠戮中丧身。

本来宦官与外戚集团在这场政治风暴中双双毁灭对袁绍等人而言是件天大的功德,不想董卓进入洛阳后形势忽然回转。不只洛阳被董卓操控,袁绍、袁术、曹操等人也先后被逼脱离,由此展开了诸侯争雄的紊乱局势。

董卓为何能垂手可得操控洛阳呢?记载中简简略单地提到了一件事:董卓进城时,军力只要三千人。董卓选用晚大将这三千人撤出洛阳、白日再进城的方法,重复了四五天,让所有人都觉得董卓所带军力数不胜数,所以不得不听命于董卓。

工作真的有这么简略吗?其实不是的。其时,聚集洛阳的大军并不止董卓一支,尚有丁原、张杨、张辽等七支戎行。为何他们都没有发起任何进攻,坐视董卓做大呢?

要害要素仍是出在何进和袁绍身上。何进自己采用了袁绍等人的主张消除宦官,虽然犹疑,但大方向是没有改动的。而他的弟弟、时任车骑将军的何苗则不同。虽然史猜中没有何苗情绪的记载,但从何进身后何苗被何进部将所杀这一现实来看,何苗关于诛杀宦官的情绪至少是左右摇摆的,因此形成何进部将的愤恨并将其杀死。关于何进而言,早点免除弟弟何苗的职务和权利是要害。

董卓进京,仅靠这三千人重复玩着进进出出的花招肯定是不可的,接纳何进、何苗的戎行为最重要的要素。袁绍、曹操先后逃出洛阳,就证明西园军早已在董卓的操控之下。而曾经就曾经在西园军中任职的袁绍、曹操等人却将西园军拱手相让,被董卓操控,这是个巨大的失算。终究被董卓操控朝局,汉末帝国越发紊乱也就家常便饭了。董卓进京,本来便是袁绍出的主见,到最后却画蛇添足,也足见此人策略水平之低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