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顾炎武的估算,明朝末年全国约有50万秀才,平均每县约300-400余名秀才,但并不是每位秀才都参加更高一级的乡试。学子考取秀才后,只有通过当地提学官主持的"科试",取得"科举生员"的身份才能参加乡试。据史料记载,明朝陕西地区共下辖8府95县,每三年约有2000名科举生员参加乡试,也就是说吕秀才要在本县数百名生员中考取前20名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童生为考取功名,大多呕心沥血,不少人花费半生时间才能考取秀才,所以秀才大多有真才实学。吕秀才身为前朝知府大人的孙儿,少年神童,年纪轻轻就考取秀才,但一人独守尚儒客栈,贫穷度日,可见他的生员身份并不是最优秀的廪生。与大家所认知不同的是,"科试"才是吕秀才考取"秀才"之后的第一大关。吕秀才饱读诗书,然而苦考不中,有很大的可能便是在竞争激烈的科试中发挥失常,没有参加乡试的资格,吕秀才后来才成为同福客栈落魄的账房先生,终日与账簿为伍。
吕秀才的中年逆袭
人到中年百事哀,中年危机不只今人独有,明朝的吕秀才同样存在。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吕秀才最终也只能是一名账房先生,私塾教师,或者另一个孔乙己。
然而吕秀才竟然四十多岁才中举,从七品县令开始起飞,升任青州知府,一路升任到正三品的户部侍郎之位!我那物美价廉的吕秀才,竟然实现了让人心潮澎湃的平民逆袭,一切都是因为考中了举人!
明代科举实行严格的三级考试制度,即著名的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是科举制度的第一级,可让平民百姓一步跨入士大夫阶段的神奇魔力!
明代乡试属于省级考试,在各省的省会举行,在每三年的秋天八月举行,又称"秋闱"。乡试主考官由朝廷任命,考试在专门的贡院考试,考试分为三场,以第一场考试的八股文为最为重要。乡试取中者称为"举人",乡试放榜后有专人敲锣打鼓,向新科举人家报喜。第一名称解元,大才子唐伯虎便被称为唐解元。
明朝在行政上将全国划分为两京一十三省,按照省分划定不同的乡试中举名额。三年一次的乡试全国共录取举人约700-1200名,而陕西一省约共有2000名科举生员参加乡试,但只能录取30-90名,可见乡试考试的残酷性,很多秀才终身未能考取举人。这也是吕秀才多次乡试失利,直到40多岁才中举的缘故。
举人已是一种正式的国家级官员预备队,比秀才有更大的社会特权。举人可与知县平起平坐,协助知县管理一县的事务,地位尊崇;举人若犯了罪不能随意定罪,必须先革去其举人功名然后审理。最重要的是,举人是读书人走入仕途的起点,可以直接做官,但一般担任地方官吏和县学教官等,如知县、学正、主簿等底层职位,但举人出身的士子也有不少凭借自身出色的才能位居高位。如明朝嘉靖年间的"海青天"海瑞,便是举人出身,从没有品级的教谕做起,经知县、户部主事等职位,最终官至正二品右都御史。吕秀才便是依照海瑞的模式,以举人的身份升任国家重臣。
吕秀才的科举之路到乡试已经走到了尽头,但我们还要看看吕秀才的"进士和翰林院"之梦。
明朝读书人的梦想:进士和翰林院
明代中后期开始正式形成"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制度,规定明代正三品以上大员必须进士出身。明朝无数的吕秀才寒窗苦读,其最大梦想便是高中进士,得以考入翰林院。
明代会试在乡试的第二年二月在北京举行,来自两京一十三省的举子,从各自家乡向京城汇聚,浩浩荡荡三四千人,参加礼部主持的会试,史称"进京赶考"。会试又称"春闱",考试场次及内容和乡试基本相同,而主考官大多为皇帝钦派的翰林官。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明朝科举是读书人的最大出路,所以科举舞弊严重,嘉靖时期形成搜查考生有无夹带作弊的搜查制度,可谓斯文扫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