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试不第吕秀才,子曾经曰过:你真的了解科举吗?

2020-12-01 19:22:03 作者: 屡试不第吕秀

原创 姚约之 时拾史事

一提到酸秀才,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武林外传》里的吕轻侯吕秀才,他屡试不第,贫困潦倒,落魄到随便一个人都能讥讽的地步,是一个肩不能提、手不能扛的酸秀才,是彻彻底底的明朝科举的失败者。当代人提起八股取士也是批评大过赞美。

那么,你真的了解明朝的科举吗?

明朝立国之初便施行"科举必由学校"的文教政策,朝廷以律法规定读书人必须通过参加科考科举取得功名,才能走入仕途做官。据历史学家统计,终明朝一朝有60%的秀才, 40%的举人, 50%的进士来自平民阶层。无数的吕秀才们,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改变自身及家族的命运,真正实现"朝为田舍郎,暮为天子郎"的传奇。

社学的普及:古今同为上学苦

明代的读书人经过十数年寒窗苦读,其身份可以有"秀才"、"举人""进士"的升级改变,但无不是从私塾教育为起始点。

明代的私塾,可分为家塾、义学与社学三种,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社学,主要教育对象是广大的平民子弟,是典型古代的小学教育。弘治至嘉靖年间,朝野逐渐形成民间幼童8岁至14岁入社学读书,15岁后参加童试的传统。

那么古代的小学——社学是怎样的呢?明朝规定由政府拨款,在全国各府、州、县建立社学,每乡一所,聘请德才兼备者担任塾师,塾师多为屡试不第的秀才或举人,采取一师多徒的教学模式。吕秀才祖上虽为知府,但家道中落,所以也应该是接受过典型的社学教育。

幼童向塾师上缴学费,即"束脩"后,拜过孔子像方可入社学。塾师一般先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书籍等对幼童进行启蒙教育,而后教授四书五经,同时教授书法、绘画、音乐、算学、礼仪、律令等诸多内容。社学中,学生要早晨读书,上午听塾师讲解经书等课程,下午要临摹字帖、绘画、读书等,晚上要温习次日的功课,无事不可以请假,一年没有寒暑假,只有清明、端午、中秋、春节等重大节日才能放假。

社学一般每月初一、十五举行对学生的日常考核,并有知县、学政时不时抽查,奖励优秀学子,训斥出发懒惰厌学者。所以古代的社学和我们现代教育一样,普通学生都是背负家长的殷切希望,刻苦学习,努力完成学业。

子曾经曰过:吕秀才的秀才之路

吕秀才作为知府的孙儿,是远近闻名的少年神童,天资聪颖,在社学中成绩优异,年纪轻轻就考取"秀才"功名,乃是吕秀才为数不多的骄傲和高光时刻!

明清时代,秀才是专指府学、州学、县学的生员,是古代读书人获取功名的起点,只有通过童试才能获得"秀才"功名。而现代学者对古代科举的研究主要涉及乡试、会试、殿试,我们应当认识到明朝童试制度的重要性。

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正式创立童试制度,童试又称童生试,考试内容围绕四书五经,考生需作八股文、论、策问等,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级。参加童试的学子称童生,年龄有少有老,首先要参加由知县主持的县试,录取六、七十名。县试的过关者继续参加由知府主持的府试,录取百余名。府试的过关者参加提学官主持的院试,录取人数是府试的一半,此次最为重要。

童生通过院试者获得"生员"的身份,又称为"秀才",可进入县学、州学、府学进学,分为廪生、增生、附生三种,其中廪生最受优待,可定期领取官府发放的俸禄和廪米。明朝政府规定,县学有廪生20名,增生40名,附生数百人不等。读书人取得"秀才"功名后,社会地位立刻提升一等,有诸多优待,比如可身着代表身份的"青杉"与"方巾帽",可免除本人及家中二人的差役,见知县可不下跪,不可随意遭受刑罚等。为彰显地位,秀才家中房门可比平民高三寸,这就是所谓"光耀门楣"的缘故。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