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家风与明清国运

2020-12-01 20:09:40 作者: 紫禁城家风与

紫禁城及其制度从根子上,便是为皇权修建的,不是为皇帝修建的。朱明家族在某种意义上是作茧自缚,朱元璋的子孙前赴后继成为紫禁城的高级囚徒。从嘉靖皇帝的大礼议之争,到万历皇帝三十年不问世事,再到明末三案,设计完备的宫廷制度并未给朱明家族带来幸福安康,也没有给大明王朝带来国运康泰,国势江河日下,直到本非亡国之君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夙夜勤政也只能无奈自缢。一个艰难崛起的家族没能跳出“从龙种到跳蚤”的窠臼,殊为可惜。

清朝定鼎中原后,继承紫禁城为皇宫,并基本按照前朝旧制修复。爱新觉罗家族没有步之前改朝换代必推翻前朝旧宫新建殿堂的覆辙,展现出了不同的风格。

爱新觉罗是白山黑水之间的渔猎家族,给紫禁城带来了鲜活的关外气息,引入了充沛的务实与理性、宽容与接纳。

冬日的内金水河

满族无论民间还是宫廷,均内外无别、政寝不分,入关后马上接受了紫禁城前朝后寝的格局,也继承了全天下官衙的这套制度,可证满族人适应能力之强。同时,顺治朝和康熙初年,福临、玄烨父子没有立刻、全面修复紫禁城,而是因陋就简,将家族暂且安顿在各处,两代皇帝亲自带头暂居其他宫殿。他们完全是根据国家财政情况而逐步复建紫禁城,而不是像前朝嘉靖、万历那般大兴土木,可证宫城新主人的务实与理性。

康雍乾三代皇帝兼顾礼制和实际生活需要,在不破坏原则的前提下逐渐打破了紫禁城的自我约束,注重建筑布局、环境、装饰等方面的实用性,努力营造惬意的环境和方便舒适的日常理政、居住空间。紫禁城的生活气息变浓了,许多建筑采用小体量,不以高大为目标。居住的舒适便捷成为主要追求,清代紫禁城后寝区域常将宫、寝、书斋等合建为一,内部再进行功能分区,如养心殿、乐寿堂、倦勤斋等处;或将建筑拆改合并,如储秀宫、翎坤宫等,或与园林相融合,倾注人生追求,如慈宁宫花园、宁寿宫后寝区域等。紫禁城实现了从“以礼为本”到“以人为本”的重要转变。

乾清宫内景

清代紫禁城最大的变相,是明代几乎无处不在的太监势力大规模后撤,从整个皇城退缩到紫禁城北半部的后寝区域。爱新觉罗家族入关前,也役使阉割者,但人数很少,身边差事主要由包衣奴仆承担。入关后,沿用旧制,以大批包衣替代明代太监。他们通过内务府制度,基本解决了困扰历代王朝的宦官擅权专政顽疾。此制的深层次原因是爱新觉罗子孙素养普遍较高,工作热情远高于朱明子孙。爱新觉罗家族没有出现一个昏君或懒汉。皇帝的勤勉是乾纲独揽的基础,只有勤政才能事无巨细皆亲自裁决。清代皇权专制发展到中国历史顶峰。

万国来朝图。图中可见隆冬时节,藩属使臣已经云集外朝,乾隆皇帝还在后宫与儿孙共享天伦。皇子皇孙们热衷鞭炮游戏。

清代紫禁城人流往来如梭。从事服役侍奉的包衣苏拉,日常诵经的喇嘛,护卫大内的护军营、骁骑营官兵,侍卫处官兵,内务府造办处十几个作坊的官吏、匠役,武英殿修书处、御书处的文官词臣,国史馆、方略馆的编辑和印制,咸安宫等处官学的师生,在上书房教育皇子皇孙的教习官员,还有“内廷行走”的南书房、军机处满汉官员等等,分散在前朝后寝的各处、劳作在宫闱墙垣的各段。皇帝寝宫养心殿,办理政务、召对觐见的官员更是熙熙攘攘。他们日复一日维系着紫禁城的运转,丰富着紫禁城的内涵。

勤勉务实的家风,保障了社稷江山的有序高效。困于朱明家族坚持礼制度缺乏务实,困于后期皇帝的懒惰荒政,明代宫廷制度不仅妨碍了紫禁城的健康运转,还溢出到社会,伤害国计民生。最明显的莫如紫禁城的经济账。宫廷运转需要庞大的物质支撑,明代固化的宫廷财政不能支撑紫禁城需求的发展。比如,明代紫禁城所需糯米、小麦、黄豆、白面等原料由浙江等处按需岁供。明中后期,宫中奢侈成习,对粮食原料的需求大增,而宦官主导的此项工作所用非人,多有贪鄙之人任意增加耗米,浙江等处缴纳耗米常至正米三四倍。内官监、酒醋局、供应库等宫廷衙门更是巧立名色,分外需索。结果,紫禁城的岁贡成为江浙的一项弊政,无依无靠的小民因之陷入困境。清代紫禁城内务府总管宫廷保障,在江浙设立三大织造衙门,虽然需求不见得降低多少,但权力被关在了笼子里,紫禁城的岁贡健康有序。